执法的过程中,还会及时对野生动物进行专业救助,这就是中国海警!
近日,正在执勤的中国海警东门舰执法人员在南沙海域发现一只玳瑁,它不停地用身体撞击舰船船体,似乎有受伤迹象。海警执法员们赶紧对玳瑁进行了打捞,他们发现这只玳瑁身上长了不少藤壶,对玳瑁的行动造成很大的影响,于是便使用工具帮它进行清理。
藤壶是一种海洋附着生物,近年来由于海水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激增,南海海域的藤壶覆盖率同比上升23%。藤壶幼体会在水中游动,寻找合适的宿主,就连鲸鱼它们也不放过。一旦找到宿主,它们就会附着并开始寄生生活。
藤壶会分泌出一种粘性极强的藤壶胶,将自己牢牢的固定在物体表面,一旦粘上去就很难脱落。当然它们在寻找附着对象时,也会倾向于选择表面粗糙不平、相对稳定、水流冲击较小的物体。而海龟的外壳有许多褶皱和凹陷,游动速度又慢,非常有利于藤壶的附着和生长繁殖。
但龟壳是有神经细胞的,藤壶长在它们身上,就相当于人类身上长着一只只大虫子爬来爬去,其难受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藤壶对海龟的伤害非常大。不仅加重了它们的体重负担,其尖锐的壳还会在游动时不断划伤它们的皮肤,严重影响海龟的捕食、求偶等生存能力。
通常情况下,野生动物在遇到危险或困境时,会本能地寻找安全的地方或寻求帮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玳瑁可能对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有一定认知。当它自身因受伤或被藤壶寄生而面临生存威胁,且在周围环境中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时,便将舰船等人类物体视为一种潜在的 “帮助源”,通过撞击来引起注意,期望得到某种形式的帮助。不过,这只是基于这一特定事件的推测,不能代表所有玳瑁在受伤时都会有这样的行为,目前也没有足够的研究表明玳瑁普遍具有向人类求助的意识和能力。
但不管怎么说,这只玳瑁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了中国海警的帮助,东门舰执法人员帮它清理了藤壶,让这只玳瑁轻轻松松地重回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