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瞻丨高中政治:美国对我国滥施关税措施,我国奉陪到底,高考命题又将如何“奉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导语

图片
图片

自2018年3月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中美经贸摩擦开始,迄今已经7年。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但是,中美大国关系敏感、复杂,高考命题必当慎而又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高考怎么考热点话题?

图片
图片

7年间,高考命题一直以隐性方式回应此热点话题,在考查学科核心概念和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增强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典型考情如下:

2018年全国Ⅰ卷·18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为情境,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全国Ⅰ卷·18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为情境,考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020年全国Ⅰ卷·18以国家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为情境,考查全球治理体系;

2021年全国甲卷·18以国家主席在联合国纪念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情境,考查联合国与多边主义;

2022年辽宁卷·17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为情境,考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3年山东卷·20以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为情境,考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24年湖北卷·17以2013年202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状况为情境,考查中国经济的底气和活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高考考查预测

图片
图片

高考命题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和霸凌行径,高考命题工作者又将如何与国家意志同频共振,以回答时代之问的优质试题引导考生自立自强?

图片

(一)预测考法1:以中国在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中取得的成绩为情境,考查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图片

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复苏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达到5.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再次彰显了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的地位。

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逆风与地缘政治风险,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力度加大。前11个月实际使用外资7497亿元,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外资占比11%。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宽立资本等外资私募机构进入,礼来、拜耳、大众汽车、苹果等企业在华设立或扩大研发中心。

中国通过减少准入限制、自贸协定网络、资本市场合作等措施优化制度环境,降低外资投资门槛,拓宽投资空间。同时,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举办“投资中国”活动,解决困难问题。有报告显示,中国未来3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排名跃升至第3位。有调查显示,多数受访德企、英企计划维持或增加在华投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强劲驱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强劲驱动力的动因。

图片
图片

【参考答案】

①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其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巨大,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机会。

②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良好保障。

③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吸引外资企业扩大在华业务,特别是在研发中心建设上。

④中国具有优越的制度优势、超大的市场优势,为外资企业来华投资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图片

图片

(二)预测考法2: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为情境,考查企业经营

图片

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1月,习近平在辽宁本钢考察时强调,本钢要继续努力,把短板补上,把结构调优,继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多作贡献。

本钢的转型升级之路,关键在于把握住了市场需求这个牛鼻子。凭借从德国引进的全球最先进的激光焊机、全球强度最高的宽幅冷连轧机,本钢实现了生产效率和铁精矿产量双提升。同时,经过艰难攻关,本钢还率先掌握了超宽幅汽车钢板稳定生产核心技术,生产出世界级的超宽幅冷轧钢板。这种钢板具有的轻量化和安全性特点,能更好地满足汽车产业需求,本钢借此成功打入欧洲和南美洲造车市场,同时锁定东南亚新兴市场。本钢在已有成绩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产业链发展趋势,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持续优化创新,广泛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助力当地民生基建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本钢在转型升级之路上是怎样成功抓住市场需求这个牛鼻子的。

图片
图片

【参考答案】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从国外引进全球最先进的设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铁精矿产量。

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坚持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生产出世界级的超宽幅冷轧钢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③把握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项目,广泛参与沿线国家各类大型民生基建工程,实现与当地民众合作共赢。

图片

图片

(三)预测考法3: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为情境,考查中国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图片

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持独立自主,生动诠释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伟大成就的实践密码。展开75年历史长卷,“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深海深地探测、大飞机制造……攻克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艰难险阻,创造一个个令世人惊叹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写下彪炳史册的鲜明注脚。

回望75年光辉历程,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到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从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向制造业强国进发;从封闭半封闭到高水平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阔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自立自强是发展之基,对外开放是必由之路”为议题,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图片
图片

【参考答案】

自力更生是新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伟大跨越的经验总结。

我国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坚持自立自强,在自立自强中谋求新发展,努力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我国以吸收和利用世界先进科技、管理经验等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既坚持自立自强,也坚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自主中谋求发展、在开放中坚持自主,才能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才能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图片

图片

(四)预测考法4:以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经贸信息为情境,考查中外经济合作

图片

例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75年,见证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也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

图片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与世界互利共赢的。

图片
图片

【参考答案】

①中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世界共同繁荣。

②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了国际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③中国通过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给高三学生的三点建议

图片
图片

可以隐性考查中美经贸摩擦的考法不胜枚举,建议学生在后期复习过程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行动:

图片

(一)强化重点知识再巩固

图片

加强对比较优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合作、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知识的进一步记忆、理解与运用。

图片

图片

(二)坚持做非选择题阅读

图片

每天坚持阅读一篇或更多篇典型非选择题及其答案,思考其答案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并适当抄录一些优秀句子加以理解与记忆。

图片

图片

(三)针对本省市题型训练

图片

加强经济变量传导题、经济统计图表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际政治开放性试题等题型训练,及时补充经济理论,并研读优秀开放性试题范文,模仿其行文结构。

图片

作者丨叶勇

编辑丨李士旭

添加“星标”才不会错过每期推送!

图片
图片
图片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