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992

评论

547

1210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31岁朱祺琪又有新身份,去年刚破格晋升

图片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图片

图片

朱祺琪的个人主页

图片

图片

朱祺琪参加第三届中国空间数据智能学术会议‍‍

图片


图片

朱祺琪讲课比赛照片

图片

图片

朱祺琪和学生开展学术交流

图片

4月12日‍,朱祺琪告诉记者自己从2018年开始工作‍,早几年做过班主任、班务指导‍,

曾被评为“十佳班主任”、“研究生的良师益友”‍。

图片

朱祺琪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朱祺琪还专门研究了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

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追求,对未来的目标都不同,如果能往上走,

我肯定会去激励他们,但我也不会以我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做科研既孤独,又快乐

朱祺琪师从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钟燕飞教授与张良培教授‍,

她记得‍第一次见到李德仁院士时‍,恩师就对她说了一番话:

“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事情、思考如何为科技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图片

朱祺琪在指导学生

朱祺琪说‍‍当时自己才21岁‍,

“对我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从此看待很多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

问及如何在31岁时就拥有超越同龄人的学术成就‍,朱祺琪谦逊地说‍,

一方面是运气好‍,遇到了三位学术造诣高、教会自己做人做事的导师‍,

另外就是自己的效率比较高‍,能够同时干几件事情‍。


朱祺琪说:

“我个人比较喜欢自由自在,可以想我所想,做我想做的,

做科研意味着很多时候你就得跟别人不一样。

但独自一人在做科研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发现和成就感,让我觉得说到底也还是快乐的。”

来源:人民日报、长江日报、空间计算智能实验室、地大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网站等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