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A股市场凭借其低估值和高韧性,成为外资机构关注的焦点。近期,包括摩根士丹利、瑞银、高盛等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发声,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乐观预期,认为A股市场具备显著的投资吸引力。
低估值提供下行保护
外资机构普遍认为,A股市场当前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为其提供了较强的下行保护。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指出,目前沪深300指数和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分别为11.7倍和13.8倍,分别较五年均值低0.7个标准差。此外,沪深300指数较MSCI新兴市场(剔除中国)指数有12%的折价,低于21%的历史平均水平。这种低估值不仅增强了A股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机会。
政策支持增强市场韧性
中国政府的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为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自去年9月以来,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以及经济数据的向好,显著提升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德意志银行集团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斯蒂凡·霍普斯表示,政府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明确支持,以及DeepSeek的崛起,都增强了市场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此外,中央汇金等“国家队”资金的买入,进一步稳定了市场情绪,增强了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科技创新驱动长期增长
科技创新被视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路博迈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朱冰倩认为,尽管近期科技板块出现调整,但中国正处于科技转型的长期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仍是政策重点,中长期看好中国科技股的表现。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也建议关注受益于内需的消费板块和高股息个股,认为这些领域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全球配置中的防御性优势
A股市场与其他市场的相关性较低,使其成为全球投资者分散风险的理想选择。联博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良表示,中国资本市场主要由内部因素驱动,稳定性强,是境外投资者分散风险的优质标的。当前中国市场的估值远低于境外市场,且存在许多现金流健康的优质企业,这些因素让中国股票市场极具吸引力。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的上行空间持乐观态度。高盛最新研报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分别隐含11%和15%的上行空间。摩根士丹利建议投资者在全球投资组合中逐步调高中国A股的比例,认为A股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更具韧性,是用于对冲或分散风险的配置选项。
总体而言,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看好,不仅基于其低估值和政策支持,更源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和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随着全球资本重返中国,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