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贵州黄果树瀑布大约四十分钟车程,有一座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安顺。这座小城虽处于西南腹地,却因为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有着独特的融合文化。最近安顺古城和黄果树瀑布的夜游项目都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这个时间到安顺能都看什么玩什么?古城焕新以后有哪些新变化?
总台记者 尹平:600多年前,明朝从江淮地区派出西征队伍,经过安顺并驻扎下来,就地屯军。他们把江淮的先进农耕文化带到这里进行开发,也形成了安顺独特的融合文化。
老街三元桥上热闹的鼓乐,是安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屯堡地戏”。每个周末,“屯堡地戏”都要在这里展演。当年屯军的人居住的地方叫“屯堡”;而地戏,是屯堡人为了保持先祖的“军人”本色,把军事操演和地方戏曲相融合,发展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军屯文化。
地戏演员们戴的面具叫“脸子”,它其实不是戴在脸上,而是顶在头上的。屯堡地戏所跳的多是倡导“忠义”的故事,它的唱腔其实源于江淮地方戏曲,而念白则脱胎于西南官话。这就是它典型的融合文化。
桥是三元桥,路是儒林路,小巷的一头是安顺文庙,这个路口,是整个安顺古城文脉的根,而这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里,开着一个别致的书店。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卖炒货和家禽的小商铺。随着安顺古城升级改造,就把这个黄金位置留给了书店,书店里售卖的也多是记录介绍安顺和贵州历史的书籍,这样做,就是要让人们记住安顺文化的根在这里。
安顺历史悠久,老城也一度成为典型的“老破小”。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旧民居,不宜居,又不利于保护,怎么办呢?近几年,安顺对古城进行升级改造,原则就是“修旧如旧”,让人们在这条老街上找回自己老家的样子。石板街、老房子、老字号,该修缮的修缮,能保留的保留,因为这些是老街坊的记忆。
同时,老街巷里还有新东西。无论是街上随处可见的非遗文创店、古装旅拍店、打卡新地标,还是隔三岔五就会有一场的各种主题音乐会、非遗展演活动,都是吸引年轻人的新业态。现在,安顺古城“修旧如旧”的升级改造,让我们看到古城正在以一种“古老”的方式焕发新生。
而离这里40分钟的车程,就是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它同样在升级焕新。1986年上映的电视剧《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蹚水走过的陡坡塘瀑布景区,现在正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打造一台《西游记》主题的山水实景剧目,五一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