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笔记一则:万斯称中国农民为“peasants” 和“ farmers”的区别很大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72字,阅读需5分钟

1.美国副总统万斯在采访中使用“Chinese peasants”一词引发争议,被指带有贬义。

2.英语中“peasant”和“farmer”都与“农民”“农业”相关,但前者带有贬义,后者为中性词。

3.“Peasant”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指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而“Farmer”则指从事农业的人。

4.随着工业革命,农民逐渐成为一份正当、体面的职业,但“peasant”一词仍带有贬义。

5.万斯的言论被认为戴着有色眼镜,与其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中的贬义用词相似。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作者简介

(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鲁秋莲 钓鱼台国宾馆大连山庄总经理,1974年至2015年在钓鱼台国宾馆工作至退休,先后在钓鱼台国宾馆总统楼从事服务接待工作,在国宾馆业务部担任楼经理;在时任局长朱贵玉的要求和指导下,查找、收集、整理、存档自国宾馆建馆以来接待国宾的档案;于钓鱼台大酒店担任办公室主任等职。

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外交学院夜大学英语专业学习,先后被国宾馆选派去参加瑞士饭店集团在北京港澳中心举行的饭店管理培训、德国大西洋饭店学习饭店管理、美国杨伯翰大学夏威夷分校学习饭店行政管理。


本文内容



关心国际时事的人们肯定注意到了,最近,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一个用词引发争议,甚至是遭到了全世界网民一浪又一浪的唾弃。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这么一句话:“We borrow money from Chinese peasants to buy the things those Chinese peasants manufacture.” 这句话译成汉语是:“我们从中国农民那里借钱,来买那些中国农民生产的东西”。

图片
图片

我们注意到了,这个小万在那样正式的场合,仍然露出的是一副刀耕火种时期农者的嘴脸。有目共睹,如今的中国正行进在民族复兴的路上,成绩斐然,已经是世界上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他竟然使用了“Chinese peasants”这样一个带着贬义的词形容中国农民,说他居心叵测,实则不为过。

懂英语的人都知道,“peasant”和“farmer”都与“农民”“农业”相关,但两者是有区别的。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在此,我分享我的英语学习笔记,即我喜欢的英语博主侃哥对“peasant”和“farmer”的精彩讲解。

侃哥说,“farmer”是个中性词,意思是:种地的、搞农业的、经营农场的人,可以表示“农场主、农夫”;而“peasant”指的是历史上那些穷苦农民,或者指一些落后地区的小农户,因此,“peasant”引申为“土包子、大老粗、土老帽”。所以,“farmer”和“peasant”的区别还是蛮明显的。

要真正了解“peasant”和“farmer”这两个词,还要从它们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说起。简单来说,“farmer”只是在说一个人的职业,也就是说,这个人是靠种地、搞农业维生的;而“peasant”更多是在指一个阶层或一个阶级,是一个偏政治化的用词。比如,“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译成英语是“based on workers and peasants”,这里的“peasants”实际上是在强调农民阶级,而不是农民这种职业。

在过去,特别是工业化以前,绝大多数人都是在靠种地活着,当时农民不仅仅是干活的角色,更是社会最底层的象征,比如,在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宗教人士;二、贵族和武士;三、农民。“农民”的英语就是“peasant”,可见,农民,就是最后一类人。他们数量最多,但是地位最低,也最穷,很少有人能读得起书,不识字,生活条件也最差。所以,久而久之,“peasant”就有了“粗俗” “没教养”的内涵。

而“farmer”这个词就不一样了。它不管你什么出身、哪个阶层,只是单纯说你是干农活的、搞农业的,甚至在以前的贵族中还有不少人对农业特别感兴趣,比如,英国18世纪的国王乔治就非常喜欢种地,甚至在王宫里开荒种菜,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农夫乔治”(farmer Gorge

图片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第一个进入了大规模工业社会的国家行列,所以,在英语中最早用“farmer”替代“peasant”。随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逐渐摆脱了“农民=底层”这一概念,农民也随之成为一份正当、体面的职业。

总而言之,当今很少用“peasant”表示农民了,因为“农民作为底层”这种概念已经改变,即使用这个词,也通常是作为贬义词来讽刺一个人没教养、没文化。所以,万斯近日用“peasant”一词,可以说是戴着有色眼镜的。

多年前,他出过一本畅销书——《HILLBILLY  ELEGY》,译为汉语是《乡下人的悲歌》,书名中的“hillbilly”完全就是个贬义词——“山区乡巴佬”。当时,他用“乡巴佬”这个身份,为的是引发底层共鸣,标榜自己逆袭有多么不易,现在又用“peasant(乡巴佬)”来指摘中国人,实在令人唏嘘啊!

从谢侃老师以上的讲解中,我明白了“farmer”和“peasant”的区别,但我仍然不明白,作为美国的副总统,这就是他具备的为人之格局、待人之礼仪吗?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贾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