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产业营收2.2万亿的底气是什么?从这里找答案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以下简称环保展)在北京举办。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到2024年,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已经连续三年超过2.2万亿元,覆盖了大气、水、固废、土壤、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此次环保展中,都有哪些环保领域的最新成果?今天一起来看看吧!


泰州:政法委书记的“另一个身份”

环保展举办期间,江苏省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小兵率队来京,向各参展单位宣介泰州环保产业。


为什么一位地市级政法委书记会跑到展会推介环保产业?原来,张小兵还有另一个身份——泰州市节能环保产业链链长。


“每个季度,泰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都会听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除了联系节能环保产业以外,我还负责联系一个重点园区、若干个重点企业和省级重大项目的推进工作。”张小兵介绍,当前,泰州市委市政府正以“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为引领,通过市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产业链、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等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泰州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泰州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全市拥有节能环保类规上企业280余家,实现产值近500亿元,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产品和技术不断走向世界,覆盖欧美、非洲、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岛: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参展的主宾城市,山东省青岛市以“美丽青岛 绿动未来——共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主题,组织展览展示并举办青岛主场日系列活动,全面展现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图片

青岛展区


青岛设置了专门展区,分为青岛展区和企业展区。其中,青岛展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线,以4个篇章层层递进,展示了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果。在企业展区,参展的24家企业,既有海尔青岛啤酒等全球知名企业,也有崂应等环保特色企业,展现了青岛环保产业的优势特色。


“在主场日活动上,我们重点推介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通过构建‘一窗口三平台’,聚力打造面向以上合组织国家为重点的生态环保国际交流合作、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旗舰平台。”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吉海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表示,希望以展会为契机,搭建起政府、产业、科研、学界多方深度对话的桥梁,广泛开展务实合作,为美丽中国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贡献青岛力量。


视频制作:单浩田

前沿环保技术集中亮相

当前,我国环保技术水平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环境技术专利申请量超过1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今年,环保展吸引千余家环保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和技术团队参展,集中展示了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资源循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工程实践。


比如,在碳减排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能耗碳捕集成套技术成为现场关注焦点。“围绕低能耗碳捕集技术,目前建设的上海长兴岛热电厂CCUS示范项目可实现超过90%的二氧化碳捕集率,累计减排量已达十几万吨,主要应用于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斌告诉记者。据了解,该技术的再生热耗控制在2.4吉焦/吨二氧化碳以内,代表了当前碳捕集领域能效与稳定性的领先水平。


视频制作:汪婧玉
拍摄:胡奇



编辑:张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