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宏观
作者:
赵 伟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陈达飞 首席宏观分析师
赵 宇 高级宏观分析师
联系人:
赵 宇
摘要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对等关税将对中美和全球经济产生多大冲击?从特朗普2.0的现实约束和美国历史上七次“贸易战”的经验看,后续将如何演绎?
二、大类资产&海外事件&数据:美国市场债汇双杀,黄金续创历史新高
美国市场债汇双杀,黄金续创历史新高。当周,纳指反弹7.3%,恒生指数大跌8.5%;10Y美债收益率上行47bp至4.48%;美元指数下跌3.1%至99.7,在岸人民币贬至7.32; WTI原油下跌0.8%至61.5美元/桶, COMEX黄金上涨6.5%至3233美元/盎司、续创历史新高。
4月10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丽大法案”框架。包括减税5.3万亿美元、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政府减支40亿美元。减支规模远不及2月份提出的2万亿支出削减量。下一步,国会将起草具体立法,并在1.5万亿左右的减支规模上达成一致,最终版本尚未形成。
美国3月CPI弱于市场预期,但联储官员更关注未来“胀”的风险。3月美国CPI同比2.4%,市场预期2.5%,其中油价回落对能源、机票分项拖累较大,而娱乐服务、二手车通胀也出现缓和,可能对应内需弱化。但是,联储官员近期发言更为关心关税是否会引发持久通胀。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美联储再次转“鹰”
报告正文
二、大类资产&海外事件&数据:
(一)大类资产:美国市场债汇双杀,黄金续创历史新高
当周,发达市场股指走势分化,新兴市场股指走势分化。发达市场股指,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上涨7.3%、5.7%和5.0%,恒生指数大幅下跌8.5%;新兴市场股指,南非富时综指、胡志明指数分别上涨6.0%、1.0%,开罗CASE30、韩国综合指数分别下跌2.8%和1.3%。
当周,美国标普500行业多数反弹。信息技术、工业、通讯服务、金融分别反弹9.7%、6.5%、6.4%5.6%;欧元区行业全线下跌,能源、通信服务、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分别下跌8.6%、3.8%、3.3%和2.5%。
当周,恒生指数全线下跌,行业方面全线下跌。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分别下跌8.5%、7.3%和7.8%。行业方面,非必需性消费、能源、医疗保健和金融分别下跌10.7%、10.4%、9.6%和9.4%。
当周,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线上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7bp至4.48%,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2.61%,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上行1bp至3.34%,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2bp至4.81%,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bp至3.81%,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0bp至1.57%。
当周,新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泰国持平前值2.09%,越南下行2bp至3.10%,印度上行9bp至6.66%,土耳其上行410bp至34.22%,巴西下行3.7bp至14.75%,南非下行7bp至11.04%。
当周,美元指数下跌,其他货币兑美元多数升值。美元指数下跌3.1%至99.77,欧元兑美元升值3.6%,英镑兑美元升值1.4%,日元兑美元升值2.4%,加元兑美元升值2.6%。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升贬分化,韩元兑美元升值2.6%,埃及镑兑美元贬值1.5%,印尼卢比兑美元贬值1.4%。
当周,人民币兑美元、兑欧元贬值。美元兑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为7.3245和7.2813,日元兑人民币升值2.9%,欧元兑人民币升值3.0%,英镑兑人民币贬值0.7%。
当周,大宗商品涨跌分化。WTI原油下跌0.8%至61.5美元/桶,布油下跌1.3%至64.76美元/桶;焦煤下跌10.8%至893元/吨,螺纹钢下跌1%至3131元/吨。
当周,贵金属、有色多数反弹。LME铜上涨3.0%至9159美元/吨,LME铝上涨0.5%至2404美元/吨;通胀预期上行20bp至2.20%,COMEX黄金上涨6.5%至3233美元/盎司,COMEX银上涨5.4%至31.12美元/盎司;10Y美债实际收益率上行45bp至2.28%。
(二)美国国会通过“美丽大法案”框架
4月10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丽大法案”框架,包括减税5.3万亿美元、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政府减支40亿美元。减支规模远不及2月份提出的2万亿支出削减量。下一步,国会将起草具体立法,并在1.5万亿左右的减支规模上达成一致,最终版本尚未形成。若以初始版本计算,减税通过后,今年赤字影响较低,但2026年赤字或将抬升6800亿。
(三)美联储:联储官员强调关税可能推迟降息时点
近期美国对等关税反复,短期内市场更为担心“胀”的风险,3月弱于预期的美国CPI公布之后10Y美债利率反而上行。从降息概率来看,市场认为6月降息的概率正在下降。从本周联储官员发言来看,对于关税“通胀”的担忧仍然占据主旋律,长期通胀预期是否锚定至关重要。
(四)通胀:美国3月CPI弱于市场预期
3月美国CPI低于预期,主要因素为油价下跌及内需弱化。3月美国CPI弱于市场预期,油价价格下降贡献较大,同时影响能源分项及机票分项。此外,娱乐服务等分项出现降温,消费走弱迹象似乎是持续的。展望未来,4月以后的美国通胀将进一步体现出关税效果,如汽车25%关税可能推高新车、二手车价格。另一方面,在4月对中国加征关税落地后,更为广泛的,涉及玩具、家电、手机、服饰等商品的涨价可能将出现。根据美联储官员口径,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在6月体现。
(五)失业金:美国失业金申领人数符合市场预期
截止4月5日当周,美国失业金初申领人数22.3万人,符合市场预期。由于就业为滞后指标,美国制造业等前瞻指标的走弱还需一段时间传导至就业。
三、全球宏观日历:关注欧央行议息会议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俄乌冲突尚未终结,巴以冲突又起波澜。地缘政治冲突或加剧原油价格波动,扰乱全球“去通胀”进程和“软着陆”预期。
2、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关注美国就业、消费走弱风险。
3、美联储超预期转“鹰”。若美国通胀展现出更大韧性,可能会影响美联储未来降息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