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名院名医话健康@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系列52|完成南疆首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玻腔注射治疗

近日,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筛查出一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孩子仅有0.85千克,面对这样“刁钻”的疾病,眼科中心主任、援疆专家林仲和新生儿科主任、援疆专家麦菁芸协作,尝试用新的技术治疗,最终成功完成南疆首例ROP的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治疗。目前,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已经完成早产儿视网膜和治疗的闭环。


图片

图片

患儿治疗前双眼视网膜图像前后对比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孕28周便匆匆来到这个世界的早产儿,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到1公斤的早产婴儿在新生儿科治疗,在一次常规的新生儿眼底筛查中,医生们发现了孩子眼底的异常:周边视网膜见嵴样隆起伴异常纤维血管增生(新生血管),视网膜血管显著迂曲扩张。

目前,医院已经具备筛查的条件,但是治疗还是一个挑战,面对严峻的挑战,新生儿科与眼科中心援疆专家迅速行动起来,在明确诊断为双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后,团队立刻开展治疗方案。

次日,眼科中心副主任、援疆专家林仲给予了患儿双眼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以抑制新生血管消退,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10天后,再次复查发现患儿眼底明显改善,新生血管消退,嵴样隆起较前平伏。

图片


图片

这次成功开展ROP的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治疗,不仅填补了当地ROP治疗的空白,为南疆早产儿视力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林仲副主任介绍,ROP是一种发生在早产儿(尤其是低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视网膜脱离、失明。早产儿长时间接受高浓度氧疗可能抑制视网膜血管正常发育,导致异常血管增生,“ROP对新生儿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还可能引发其他眼部疾病,给孩子的未来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预防、早发现与早治疗ROP显得尤为重要。”

去年开始,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可以进行早产儿ROP的筛查与治疗,首次筛查时间在出生后4至6周或矫正胎龄31至32周,1至3期的ROP可以通过激光或药物干预,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进展至4至5期,手术难度大,视力恢复可能性低。在此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建议早产儿家长们务必按要求进行ROP筛查,即使婴儿出院后仍需定期复查。


来源: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责编:叶世安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