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实施史无前例荒唐的“对等关税”计划。
而随着中国大规模、无死角、系统性地反击,全球关税战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具体内容我在这儿不详述了,这几天的新闻报道堪称汗牛充栋,不了解的可以自己问度娘。
解读中国对美实施反制时,我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只有3-6个月窗口期。
因为根据以往的常识,关税战全面、深入地影响美国老百姓生活,并给他们带来巨大痛感,需要3-6个月时间的传导。
别看现在还有不少人支持特朗普,但“民意如流水、东漂西流无常轨”,一旦关税战的巨大代价需要美国人承担时,民意转向是可以预见的。
到那时候,特朗普的政敌一定会借机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
特朗普搞的这个奇葩“对等关税”,行事风格完全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
它必须在民意反噬前的窗口期,以雷霆之势让全世界各国屈服。
作为美国的战略对手,中国不但要当反击特朗普对等关税的旗手,而且下手一定要重。
因为只有美国普通民众的痛感越剧烈,关税战的效果就越好。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关税战刚刚开始,美国的乱局就已经现出雏形。
当地时间4月5日,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以“住手!”为口号的反特朗普示威浪潮席卷全美50个州数十座城市,反对政府削减开支、打击移民和对等关税等政策。
据美媒统计,当天预计有超过60万人报名参与全国各地的1200场抗议活动。这也是特朗普年初上任以来遭遇的最大规模单日抗议活动。
还没从中国的强硬反击中缓过神来,特朗普又遭到国内反对民众的当头一棒。
看来,特朗普的政敌早已急不可耐,根本等不到它下不来台的时候。
这次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虽然并非中国反击的结果,而关税也并非唯一原因,但它却为我们观察关税战影响提供依据。
特朗普上台后,驱逐移民、砍政府机构、大规模裁员等几板斧砍得又狠又快,受害者众。
上台时间不长,积累的反对民意并不小。
不少利益受损的美国人上街抗议,其实是借此次“对等关税”闹剧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样的愤怒表达,其实还只是小儿科,也才刚刚开始而已。
关税战的影响力和破坏力,比驱逐移民、砍政府机构、大规模裁员加起来还要大得多。
无论是驱逐移民、砍政府开支,还是大规模裁员,都只是波及部分群体,而关税战则是所有美国人承担。
别看特朗普举着制造业回流的幌子打关税战,可谁都知道制造业不可能回流到美国。
制造业需要的友好政策,国会能不能批准?
制造业利润微薄,需要的海量资金谁来投入?
制造业待遇低、条件差,美国人还能不能吃这样的苦?
制造业需要大批高素质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只会喊MAGA口号的红脖子行不行?
……
也就是说,特朗普掀起关税战的理由只是一个借口,实质是借此讹诈世界各国。
只要大家坚决不为特朗普的关税战买单,那买单的就是美国民众,搞变相加税那种。
关税战一旦较真,早已不事生产的美国便会暴露“纸老虎”本质。
到时候,美国的物价必须涨得飞起,经济通胀,甚至是滞胀必将接踵而至。
老百姓的痛苦指数飙升,别管什么“红脖子”还是“蓝脖子”,大都会出来反对特朗普。
特朗普及其团队其实也知道个中玄机。
比如美国财长贝森特,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说:“我目前给每个国家的建议是:不要报复、不要采取行动,观察形势,看看情况会如何发展。因为如果你报复,局势就会升级。如果你不报复,那么现在的情况就是(税率)上限了。”
既威胁又安抚的语气,色厉内荏可见一斑。
贝森特肯定很清楚,关税战只要有一个挑头的,其他国家哪怕再想下跪,也得看看形势再说。
毕竟,下跪无论是尊严还是利益都要受损,既然有人出头,何必跪那么快?
所以在中国出台反制措施后,特朗普的表现明显是错愕、慌乱,它完全没想好怎么应对。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好日子的美国人,再也过不了苦日子,但凡让他们眼下的日子不好过,他们都会用选票来“改朝换代”。
美国的问题一条条摆在那儿,特朗普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来解决。4年一届的选举,让它根本做不出长远规划,来解决美国的系统性问题。
建制派执政,虽然也扭转不了大势已去的局面,但好歹它们是个合格“裱糊匠”。
只要没有人主动挑战帝国的霸权地位,美国靠印钞机再过几十年缝缝补补的好日子并不难。
特朗普剑走偏锋,既不愿意当“裱糊匠”,又没有办法教育人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结果极有可能加速霸权的崩塌。
突然有一天,美国像苏联一样原地爆炸,我觉得大家不要奇怪。而现在的这一幕,不过是帝国要乱的一个小细节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