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根廷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达成总额420亿美元的融资协议,旨在支持米莱政府继续改革。
2.IMF提供200亿美元扩展基金安排,世界银行承诺120亿美元,IDB将提供100亿美元融资支持阿根廷公共和私营部门。
3.阿根廷政府宣布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比索在1000至1400比索兑1美元区间内浮动,超出范围央行将出手干预。
4.由于此次融资,阿根廷外汇储备有望增加至356亿美元,应能覆盖偿债和进口支付需求。
5.然而,汇率改革可能短期推高通胀,未来违约风险依然存在,阿根廷经济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政策执行和全球经济状况。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4月11日,阿根廷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IDB)相继宣布了总额420亿美元的融资协议。这些协议是在阿根廷外汇储备严重不足,金融市场急剧震荡,本币贬值压力激增,通货膨胀再次抬头,社会抗议此起彼伏、米莱政府改革难以为继之际签署并宣布的,看似是在支持米莱政府继续改革,实际上是想拯救新自由主义经济在全球破产的趋势。现在我们来给阿根廷算笔账,看看这些借来的钱怎么用?
融资协议详情
与IMF协议200亿
根据IMF于4月11日发布的公告,该机构与阿根廷达成一项48个月的扩展基金安排(EFF),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120亿美元将立即发放,预计4月15日前到账,另20亿美元计划在2025年6月的第一次审查后发放,剩余60亿美元将在未来分期发放,具体取决于后续审查。贷款期限为48个月,即4年。利率基于特别提款权(SDR)利率加上一定的利差,当前SDR利率约为0.05%,但EFF贷款通常有额外的利差,估计年利率在2%-4%之间,具体数字需等待官方公布。
世界银行支持120亿
世界银行当天宣布了一项120亿美元的支持计划,包括: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计划提供50亿美元用于公共部门项目,如税收现代化、教育和技能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建设关键基础设施,其中15亿美元将立即发放,剩余35亿美元在三年内分期发放。
国际金融公司(IFC)计划提供55亿美元支持私营部门发展,重点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农业、关键矿产和能源,首年可能部署20亿美元,剩余资金分三年发放。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提供15亿美元,旨在扩大中小企业信贷准入,吸引私人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三年内分期发放。
IBRD贷款通常为15-30年,利率基于LIBOR或SOFR加上利差,具体利率视项目而定。IFC的贷款和投资条件则根据具体项目确定。
IDB承诺100亿
IDB当天承诺将在未来三年提供100亿美元融资支持阿根廷公共和私营部门,首年发放30亿美元主权融资,很大一部分将在未来几个月发放,该行投资部门将为私营部门业务提供10 亿美元融资。具体细节未在公开信息中披露,预计与世界银行类似,资金将用于支持经济改革和项目发展。贷款期限和利率视项目而定。
即时到账和全年到账资金
即时到账资金:IMF提供120亿美元,世界银行IBRD立即发放15亿美元,IDB未披露即时发放金额,假设首年30亿美元中有部分立即发放,总计至少135亿美元。
2025全年到账资金:IMF预计2025年发放140亿美元(120亿美元立即发放+20亿美元6月发放),假设世界银行再发放10亿美元(IBRD和IFC部分),IDB发放30亿美元,总计约195亿美元(此为粗略估计,实际数字需根据具体协议)。
外汇储备与中国货币互换
根据CEIC数据,2025年1月阿根廷的外汇储备为221亿美元 (当地媒体报道目前未247亿美元,因未查到信息来源,暂用CEIC的最新数据)。加上立即到账的135亿美元,预计储备将增至356亿美元。
阿根廷与中国有18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其中50亿美元的部分4月10日续期12个月。这意味着阿根廷可以继续使用这50亿美元的互换额度支持其外汇储备,但需要注意这是信用额度,阿央行启用增加其储备后即形成负债。
资金用途分析
用于偿债:估计至少50%的援助资金(约210亿美元)用于偿还现有债务本金和利息。
支持经济:剩余210亿美元将用于支持财政紧缩、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项目,为的是促进长期增长。
债务偿还能力
阿根廷外部债务2024年第四季度约为2761亿美元。2025年债务服务包括本金和利息支付,估计约200亿美元,其中包括IMF的本息支付和到期债券支付等。根据IMF的支付计划,2025年阿根廷需向IMF支付约14.2亿SDR特别提款权费用,折合约19.2亿美元(基于1 SDR = 1.35 USD汇率)。现有贷款的本金偿还可能将总支付金额增加到约50亿美元。根据Americas Quarterly分析,2025年1月和7到期债券各43亿美元,总计86亿美元。考虑到其它债务,全年债务支付约200亿美元,按照新增356亿美元储备计算,应能覆盖偿债,但还需考虑进口支付等其他经济需求。
汇率改革与经济影响
在宣布与IMF达成协议的同时,阿根廷政府宣布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比索在1000至1400比索兑1美元区间内浮动。超出这个范围,央行将出手干预。这个浮动区间将按照每月1%的幅度进行调整逐步扩大,如5月份,汇率下限将下调1%至990比索,上限将上调1%至1414比索。未来几月按此方式持续。
分析师预计初始贬值至少15%,官方汇率可能从1078升至1300-1340比索。尽管个人外汇管制即将被解除,考虑到购汇者无法满足税务机构资金来源认证条件,黑市汇率将会继续存在,一部分中小企业也会进入这一市场。但这一市场的美元交易量会逐步减少。
采用这一汇率制度对经济的正面影响是可以增强出口竞争力,减少贸易赤字。但负面影响是将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加剧通胀,尤其在食品和能源领域的价格上涨。
由于总统米莱和经济部长卡普托此前坚称本币不会贬值,所以在政策宣布后,卡普托声称这不是贬值只是浮动,但市场普遍认为这就是贬值。但一些经济学家也承认,政府此举旨在纠正经济失衡,增强出口竞争力,同时警告短期内可能推高通胀。实际上在政策宣布后第二天,布宜诺斯艾利斯食品等物价立即上涨,论证了比索贬值趋势。
储备能否覆盖进口付汇?
政府宣布将简化企业进口付汇手续,目前来看,增加的外汇储备应能应付进口支付。采用2023年较为正常的数据,进口额为737亿美元(2024为608.22亿美元,较前一年下降17.4%),如2025年水平类似,假设约750亿美元的支付。以356亿美元的储备,减去200亿美元的债务支付,加上出口收入(预计700-800亿美元与2024年的797.21亿美元基本持平)应能覆盖。
米莱改革能否成功?
在上世纪,智利80年代实施市场导向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取得持续增长;波兰90年代经济转型成功。而在阿根廷2001年危机期间,IMF计划未能阻止经济崩溃;希腊欧元区危机中,该机构指导的紧缩措施导致长期衰退。
阿根廷上一次自由主义改革是马克里政府时期,马克里2015年上台后宣布放松外汇管制,在改革难以见效,经济社会动荡的形势下,马克里政府与IMF于2018年6月达成500亿贷款协议,后追加到570亿,实际到账440亿,但在援助资金到账后,经济没有任何改善,反而导致资金大量外流,2019年8月11日马克里在初选中失败,随后比索大幅度贬值,政府被迫在在当年9月1日再次宣布外汇管制,在10月27日大选败北后,马克里12月10日正式下台。当时,从阿政府向IMF借款到重新宣布外汇管制约15个月个时间,从重新进行外汇管制到政府下台花了约三个月时间。这次三大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援助前,央行储备情况与2018年类似,援助金额也类似,但实际到账情况尚不确定。
IMF、世界银行和IDB的协议这次大规模援助计划,显示西方社会对阿根廷改革的支持和协调努力。IMF协议中提到:“当局在稳定经济方面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早期进展”,以此说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选择在同一天宣布融资计划,也反映出米莱政府需要外部支持稳定经济,否则将面临中期选举崩盘的残酷现实。
综上所算,国际支持为米莱政府的经济改革提供了重要缓冲,但成功与否取决于政策执行和全球经济状况。汇率改革可能短期推高通胀,但长期有助于平衡贸易。尽管当前协议降低了阿根廷近期风险,但未来违约风险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