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德干纪事报》
印度将推出首个面向全国佛教寺院的课程,以加强教育和国家团结。
作为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拥有众多古老的寺院。
20世纪50年代,印度迎来了大批藏人,这导致许多新的机构得以建立,但如今印度试图将宗教教育与中国的影响隔离开来。
据《电讯报》报道,印度4月准备推出其首个针对佛教寺院的学校课程,旨在统一教育项目,并在靠近中印边境的喜马拉雅宗教中心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拥有众多古老的寺院。20世纪50年代,印度迎来了大批藏人,这导致许多新的机构得以建立,但现在印度试图将宗教学习与中国的影响力隔离开来。
执政的印度人民党(BJP)佛教工作者马林·贡布说:“我们正试图通过教育培养印度身份认同,同时传播佛教,以确保中国永远无法控制我们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寺院。”
贡布是推广印度佛教传统和国家教育的团队成员之一。
他补充道:“成千上万在偏远寺院生活和学习的孩子应该接受印度认可和认证的教育。”
在锡金、喜马偕尔邦、北阿坎德邦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拉达克地区,约有600座寺院散布其间,传授藏传佛教和印度佛教等传统教义。
这些寺院还教授现代学科和英语,但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教育努力,课程缺乏一致性,而这一努力旨在将印度语言和宗教的拼图融合成一个统一的身份。
印度教育部国家开放学校研究所所长拉杰夫·库马尔·辛格表示:“僧侣或尼姑教授的非宗教教育在寺院之外不被认可。”
辛格参与了新课程的制定工作,该课程是历时五年评估工作的成果,旨在为印度和藏族学生在印度的学术生活做好准备。
他说:“(藏人)可以自由学习藏族历史和传统,但他们应该了解印度,因为他们生活在这里,需要接受适当的教育以在寺院外找到工作。”
路透社查阅的一份政府文件显示,与中国长达3000公里(1860 英里)边境线附近的20座寺院已同意采用新课程,其余寺院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逐步采用。
印度官员表示,在与各寺院单独协商采用新课程的同时,当局还需要时间来印刷新教材,并为大多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学校寻找教师。
但一些寺院的僧侣表示,他们的课程体系侧重于佛教哲学以及现代教育,是经过精心策划以满足可能成为传教士的孩子们的需求。
一位寺院的宗教教师格西顿珠说:“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在我们的寺院引入政府规定的课程,因为这可能会打破自1970年代以来形成的节奏。”
报道称,目前约有7.5万名藏人难民生活在散布于印度全国各地的定居点。
路透社审查了印度教育部门官员和印度佛教学者为寺院准备的第一批教材,这些教材深入探讨了印度的现代和古代历史,以及印度在“西藏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些文本还强调了数学、科学和计算机培训,除了必修的英语、印地语和当地语言博蒂语的学习。
报道称,从历史上看,寺院学校一直由僧侣和尼姑根据他们的资金来源进行管理。
印度将开始向寺院提供资金,这些寺院几十年来在外国援助的帮助下由佛教的不同教派运营,资金用于招聘教师、向僧侣发放津贴,并为年度考试做好准备。
在努力统一学校课程的过程中,2024年3月,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的一家法院基本上取缔了伊斯兰学校,称这些学校违反了宪法规定的世俗主义原则,并下令将学生转到传统学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内政部官员表示,对地处偏远战略要地的寺院的教育进行规范,是一项更大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使宗教机构免受中国的影响。
分析指出,印方此举有以下意图及考量:
一是旨在加强并收紧对在印佛教团体以及佛教徒的控制。近年来,印度政府大力推进“一个宗教”议程,全力弘扬印度教,极力打压包括穆斯林等在内的其他少数宗教团体。此次印方通过统一并规范佛教课程内容,标志着其对佛教打压进程的开始。
二是持续推进“一种语言”议程。目前,印度政府在印人党执政的邦区全面推行并统一印地语教育,逐渐减少并取缔使用地方语言,但遭到其他政党执政的邦区的强力抵制。从目前印方已经印刷发行的新版佛教教材来看,全部使用印地语,为禁止使用其他语言包括藏语教授佛教课程做了铺垫。
三是强化国家身份认同,人为切断印中佛教联系。从印方有关官员的表态及讲话可以看出,此举旨在“免受中国的影响”、“将印度语言和宗教的拼图融合成一个统一的身份”、“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削弱中方对印度佛教寺院的控制”等,凸显印方从宗教及文化上与中方进行切割的图谋。
有关方面似宜对印方教材及课程进行研究,并对印方歪曲历史事实以及相关做法提出交涉,并要求印方予以改正,以正视听。
本文转载自“南亚那些事”微信公众号2025年4月12日文章,原文标题为《首次统一佛教寺院教程,印度想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