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遭遇弧圈球

作者简介

图片


龚猎夫  中国前驻土库曼斯坦大使。



本文内容


1970年岁尾的一天,驻南斯拉夫使馆接到国内指示,要求派员去观看欧洲乒乓球锦标赛。

图片

苏博蒂察市街景

经查对,比赛地点在距首都贝尔格莱德200公里以外的苏博蒂察市,并且开幕式就在第二天举行。于是我和同去的新华社记者杨成名赶紧与锦标赛组委会联系,然后去曾涛大使处听取指示。

曾大使笑着说:“这是个好兆头。‘文化大革命’以来停止多年的国际比赛看来要慢慢恢复了。按照国内指示,你们一是观察欧洲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情况;二是与乒联官员接触,了解对我态度。目前,中南两国刚刚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官方和老百姓对我都很友好,估计你们会受到欢迎的。”

接着他又说:“你们这次去可能引起多方面的关注,不要有顾虑,要放开一些,大胆去工作。”

乘火车2个小时后,我们抵达南、匈边界小城苏博蒂察市。接站的组委会官员告诉我们,所有饭店均已客满,全部门票早已售完。

看到我们愕然的表情,他又笑着说:“中国外交官和记者是我们尊贵的客人,组委会决定另做安排,特殊照顾。”

第二天开幕式过后,比赛就开始了。我们被安置在比赛场地内距裁判席仅三四米的地方就座,感到受宠若惊,同时又觉得不大自在。不过,在这里看比赛实在是太好了。欧洲各国名将纷纷登场,一展雄姿,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甚至面部和肢体反映的心理变化也能看得十分真切。

看过两天之后,我们发现欧洲运动员依旧是以横握拍为主,但正手稳健削球、反手凶狠进攻型的大为减少,更多是采取一种左右开弓、积极进攻的打法。只要球一击台面,他们就把手一抖,将球拉起来,画着弧线、旋转着冲向对方。这种球速度极快,前冲力特强,令人猝不及防。

我们询问南斯拉夫名将舒尔贝克,这是不是一种新打法。他想了想说:“有几年时间了,不过肯定是在你们中国运动员停止参加国际比赛以后出现的。”

全部比赛结束后,组委会举行宴会,庆祝欧锦赛胜利闭幕。入席时才发现,我同组委会主席、国际乒联主席伊文斯和国际乒联的司库同桌。

酒过三巡,伊文斯主席微笑着转向我说道:“中国是乒乓大国,但是好几年没有参加国际比赛了,中国能否参加下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呢?”

我想了一下临行前曾大使对情况的分析和指示,便回答道:“中国的确很久没有参加国际比赛了。中国是否参加下一届世锦赛,我还没有得到正式的消息,但我看到报道说,两个月前中国乒乓球队去日本参加了一次比赛。据我所知,这是自1966年以来第一次出国比赛。”

看看伊文斯颔首微笑的表情,我又说,没能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请予谅解。他笑着说:“我完全明白你说话的含义,而且贵国外交官和记者专程来观看欧锦赛,不也说明贵国对欧洲的乒乓球也表现出很大兴趣嘛!”

我也笑着说:“作为国际乒联主席,您的国际交往经验真的非常丰富。”

图片

1970年冬,中国乒乓球队在卢布尔雅那市比赛、访问。(图源:《见证奥林匹克》)

第二年,我国果然派出一支阵容强大的乒乓球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队员们都是享誉世界的名将。

间隔数年没有同外国运动员交手,我们第一位上场的是数届全国冠军周兰荪。教练说,周的技术是最全面的。南方上场的是一名新秀,对我们不摸底,打得十分拘谨。几个回合下来,周十分顺利地拿下了第一局。他走近教练身边说:“不对牙。”我旁边的一名队员告诉我:“ ‘不对牙’就是说对方不是对手。”

第二局开始了,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位火暴的南斯拉夫队员一找到机会就拉起了弧圈球。周只要伸手一接,球就失去控制,左右乱飞,完全失去了水准。不用说,这一局输得很惨,输得莫名其妙。

教练经验丰富,立刻发现了问题,指导队员用小球、短球控制,回球尽量不出台面,避免对方拉弧圈球。

第一天比赛后,教练说,出国前看到过我们发回的材料,知道欧洲有了新的打法——弧形旋转,前冲力很强,今天才亲眼见到了这种新技法的厉害,回国后得仔细研究这种打法,并琢磨去克敌制胜的新招术。

这次来南比赛,打开了眼界,收效很大。其实,这次比赛虽然战果不佳,但还是非常成功的。南斯拉夫官方十分友好,观众则更为热烈。毕竟庄则栋是“文革”前在这里的卢布尔雅那市夺得世界冠军称号的,李富荣则以潇洒的动作赢得了广大球迷的心,南斯拉夫与中国乒乓球队有缘呀!

图片

中国乒乓球队在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市参观工厂。(图源:《见证奥林匹克》)

又过了一年。1973年,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市举办第3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我们使馆熟悉的国内名将悉数来到,还增加了许绍发等几位新秀。

在男子单打决赛的那天晚上,全体观众和新闻媒体的焦点都集中到我国选手郗恩庭对阵德国名将的那张球台上。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第五局一直打到20:20、20:21还不见分晓,人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图片

比赛中的郗恩庭

郗恩庭发球。这时全场鸦雀无声,所有观众都静静地等待着。郗恩庭人高马大,臂力过人,当时他的发球技术国内外无人能比,看似几乎相同的动作都能发出不同的球。

只见郗恩庭轻轻将球拍向下一滑,球发了出去。“吃球!”对方“吃球!”顿时全场大哗,欢呼声、叹息声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息。

接着郗恩庭接发球,由于判断不准,回球过长。对手正在摆开架式,准备拉弧圈球,不料球只沾了一点小边,突然改变方向,向桌下滑去。这时,不等裁判员宣布结果,全体观众就都站立起来,齐声欢呼新一届世界男子单打冠军诞生了!

图片

郗恩庭手捧冠军奖杯。


这次锦标赛中另一场难忘的比赛是中国男团经过5局比赛战胜了苏联队,并最终夺得了世界冠军。第4局比赛时,曾涛大使压力过大,深感不适,不得不悄悄服下平静心脏的药物。这场比赛惊心动魄到什么地步,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乒乓球队在取得男单、女单、男团、女团冠军的辉煌胜利后,班师贝尔格莱德。曾涛大使在使馆设宴庆功。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中,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中国乒乓球队与南斯拉夫的不解之缘和历次比赛中的逸事趣闻。

然后大家又谈到,中国乒乓球队从第一次听到弧圈球,到第一次遭遇弧圈球,到这次比赛基本上克服它,取得巨大胜利,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进步之快令人惊叹。这当中,新老运动员们、教练们、陪练们挥洒了多少汗水,花费了多少心血呀!




出处 | 《见证奥林匹克》(2007年12月出版)

作者 | 龚猎夫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