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暂停对等关税90天,唯对华税率飙至145%

对75国暂停加税计划,唯独对华关税加到145%,特朗普想单挑?中方早有准备!

近来,特朗普政府打出一套令人眼花缭乱的关税组合拳。先是气势汹汹地对全球商品加征10%普遍关税,紧接着对中国、欧盟等重点国家额外征收“对等关税”。尤其是对中国,税率从34%一路蹿到125%,再加上之前20%的关税,综合税率直接飙到145%。

白宫给这套操作披了件“保护美国利益”的马甲,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特朗普面对内部政治压力的一次应激反应。图片

有意思的是,这关税令刚生效不到一天,特朗普就急吼吼地在社交媒体上宣布:鉴于75个国家没打报复牌,决定对这些国家暂停加征计划,只收10%的基准关税。这变脸速度,比川剧还快。

可转头一看,唯独中国被排除在“豁免名单”外,理由是“中国不尊重全球市场”。这话听着怎么有点耳熟?这就像极了小时候打架没打赢,反而倒打一耙说对方先动手的那种感觉。

特朗普这波操作,表面上看是想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既教训了不听话的国家,又给盟友留了面子。可实际上呢?加拿大、欧盟虽然暂时没加码反制,但人家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把谈判进展跟关税豁免挂上了钩。这意思很明显:美国要是敢胡来,大家鱼死网破。所以说,特朗普这“豁免”,更像是被逼无奈的妥协。图片

再来看中国这边。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反应那叫一个迅速。先是跟着美国的节奏,把反制税率从34%提至84%,后来干脆调整到了125%。

商务部也没闲着,一边列“不可靠实体清单”制裁美企,一边对关键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套“关税+技术+规则”的组合拳打下来,既表明了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立场,又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国内也是稳字当头。高层紧急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部署应对外部冲击的预案。文旅部、教育部接连发布赴美风险提示,引导国民规避风险。

国际上,中国也没少下功夫。跟欧盟重启电动汽车价格谈判,跟东盟协调反制策略,这“朋友圈”越扩越大,美国的孤立政策自然也就越来越难以为继。图片

其实,中国早就预料到了美国的“关税大棒”。这些年通过RCEP、CPTPP等机制深化区域合作,加速产业链向东南亚、拉美延伸。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中间品出口增长17.4%,对墨西哥投资占比从6%跃升至20%。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贸易韧性,让美国想通过关税打压中国的算盘,越来越难打响。

说到底,特朗普的“关税冒险”不过是冷战思维的回光返照。他想用19世纪的贸易战思维,应对21世纪的全球产业链竞争,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白宫还在为关税百分比斤斤计较时,中国已经跟全球伙伴携手,共同书写多边主义的新篇章了。这场“单挑”游戏,美国注定是孤独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