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文艺上饶】江子散文:发现大茅山(原载《名家笔下的上饶》)

开栏的话

上饶,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是上乘丰饶之地,向上富饶之城。上榜“亚洲100热门目的地”,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王安石赞誉上饶“山水有精神”,释觉范赞叹“江南山水冠天下,上饶山水冠江南”。


上饶文脉“万年长”。上饶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世界最早陶器发掘地”,理学大师朱熹、铁路之父詹天佑、爱国英雄方志敏等是上饶人的杰出代表。


上饶山水“有精神”。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龟峰,“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婺源篁岭等7个世界级文旅资源;全市4个5A级景区、35个4A级景区。“三清天下秀”、“龟峰天下稀”、“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最美中国符号”篁岭晒秋、“悬崖仙侠世界”望仙谷、“过几天神仙日子”葛仙村、“一梦到徽州”婺女洲、“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等旅游品牌名扬四方。


上饶创造“活跃跃”。上饶人的血脉里流淌着创新创造的基因,今天的上饶大地,正如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所预言:“到处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正朝着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迈进。


为更好地宣传推介上饶丰富资源和厚重文化,反映上饶城乡变迁和上饶人创业精神,上饶文旅微信公众平台特开设【文艺上饶】专栏,重点选发以上饶元素为题材的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字数3000字以内为主。本栏目暂拟每周六推出,属公益宣传,文稿来源于社会推荐或作者自荐,有的来源于网络,推送后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来稿和荐稿,邮件主题请标明“文艺上饶投稿”,已发表或获奖作品请在文后注明发表或获奖时间、刊载媒体或所获奖项,尽量附150字以内作者简介。电子邮箱:sr8215716@163.com。网上有链接的可微信号联系荐稿:13320136566。名家写上饶的作品或已在大报大刊大网发表或大赛获奖作品优先刊发。


图片



是一个秋日的黄昏,天空云翳低沉,有金色日光刺破灰色云层的边缘,将光芒劈洒下来。这样的时刻仿佛让人产生某种预感。

深秋时节,走进离省会南昌两小时车程的、德兴境内的大茅山景区。走过不少地方的我,虽然自信有过许多读山阅水的体验,可一进入这样一座并不知名、名字也过于普通的山,我还是感觉到了惊艳之美——

大茅山的水元素美轮美奂。水是山的血脉。比起许多景区飞瀑奔流,大茅山的水,更像古代绣楼里未出阁的年轻绣娘,眉宇羞涩,神态安静,爱藏身于木格花窗的后面,却有做一手尽善尽美的女红的巧,弹一手声声入耳的丝弦的美。它在深邃的峡谷中穿行,迂回躲闪,如同女子在月光下迈着羞怯的碎步,却有极深远的心思,渐渐在山腰汇成了一个光影绚烂的天鹅湖。风吹湖面,那层层连漪,正是女子难测的心思天鹅般随风起舞。

在峡谷中穿行的大茅山的流水,一路形成了深潭、流泉、小溪等水景观群,形成了水的百态千姿。那水在浅处透明,深至两米就成了蓝色,梦一样的、灵境一样的蓝色。在有月亮的晚上,天上明月泊进这一汪幽蓝,肯定会是极美的图画,是可以孵化出生命的风景。

大茅山就在这蓝色的水域里洗濯自己,静美若处子。

大茅山的石头蔚然大观。沿着大茅山中心景区语风洞峡谷行走,一路攀援,但见数不尽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袒露峡谷,与水相嬉,各具形态,构成了大茅山独特的景观。

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如蹲如卧,如龟如兔,如禽如兽,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神话或者童话的世界。在这样一个具象或抽象的石头组成的世界面前,人们恢复了童年的天真,启动了神话个童话的文化记忆,兴致勃勃地给每一块石头或者石头组合命名。


图片


我愿意对这些石头做如此美好的想象:如果说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是大茅山下的蛋,而大茅山,就是一个有生命律动感的巨型的卵生母体。

那些白色的光滑圆润的石头又像金秋的阳光下无牵无挂祖胸露乳晒太阳的僧侣。而大茅山,就是这些僧侣日日诵读的经书。

在大茅山峡谷深处,有一块十多米高和宽的、巨大而天生规整的将军石,据说是唐未黄巢用来练兵的点将台。将军石光滑圆润,中有小树丽器张开了懒叶。这样一块被一于多年前的成火合炼过的、独一无二的石头,该是大茅山的心吧?

大茅山体态风流。南国地理天色,花岗岩山体,与三清山同属怀玉山脉的亲缘关系,使得大茅山风光妖娆。五峰第一尖、僧尼峰、八百米瀑布、一线天等景观,塑造了大茅山独有的体格、风度和表情。那是南国的山水风流,是赣东北天造地设的自然经典。


图片


大茅山还有不凡的人文标识。春秋时春申君黄歇为避战祸,躲进了大茅山,建起一个叫黄歇田的小村庄,至今黄歇田村依然古风犹存,仿佛陶渊明笔下的桃源。汉长沙王吴芮据说也在此隐居。唐末黄巢率领农民军到此修整,将军石就是这段历史的注脚。北宋大文豪苏轼曾送子苏迈来德兴赴任,游大茅山,留下了诗作。1935年,方志敏红十军团兵败,有三百壮士躲进大茅山养伤,被国民党搜山逮捕,最后全部被杀。

然而,大茅山最让人觉得震撼的,还是它的原始森林之美。

松竹茂密、林海苍茫、万木撑天、层峦耸翠⋯⋯这些简单的词都不足以说明大茅山的森林之美。大茅山的绿,是恣肆,铺陈,泼洒;是奔跑,攀爬,跳跃和燃烧:是壮硕,丰饶,嚣张;是奇迹和壮观;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是“千峰椅空碧,万嶂碍行云。林深人迹少,鸡犬自相闻(陈公策);是“翠影红霞映朝日(李白)、“万木松杉双径合”(李东阳);是“老柏脂新翠,幽花茁晚香(顾炎武);是“俯瞩晚霞峦岫起,遥看林树画图工”(程光碧)……


图片

在157平方公里的大穿山上,无论在最高海投 1392的尖峰还是低矮的地方,到处是汹涌的、奔放的、升腾的绿意。听景区的朋友说,大茅山有数百种树种,其中只有少量的树是早期垦殖场人工栽种,其余的全是自然的自由繁殖衍生。而就是这样的自由繁殖,使得整座大茅山的森林覆器率达到 97%之多——这可是我听到过的最高的绿色数字了。

97%的高森林覆盖率使大茅山成为生命的乐园。据当地的同志告知,大茅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有花榈木、楠木、鹅掌楸,野生动物有豹、熊、鹿、猴、穿山甲等几十种,还有石鸡、娃娃鱼、鹰嘴龟。由于匆忙我不能有幸与它们一一结识,而我一路所见,植被丰茂,花色点点,蜂蝶飞舞,昆虫爬行,大茅山满目都是大自然蓬勃的生机和圣洁的爱意。

97%的高森林覆盖率也使得大茅山步步为景,风采卓然。植物从来就是人类的朋友。每一棵树无论高攀低附耸峙垂挂苍老稚嫩,都有令人愉悦的丰美之姿。懂得欣赏植物和自然,就是懂得生命和爱的有福之人。从此而言,植被覆盖率达到极致的大茅山自然成了植物之美的根据地、展览馆和伊甸园。

美哉大茅山!当我沿着大茅山的浯风洞峡谷穿行在大茅山的腹地,大茅山的奇峰异石、古松珍卉、流泉飞瀑、云海雾涛让人兴奋。在这样的山林里眺望,俯仰都是悦人的细节、场景和姿态,都是随意变化却美不胜收的景观。

美哉大茅山!当我伫立在广大的植被之中,深吸一口空气,我立即听见肺腑幸福的呼喊。

大茅山的原始的森林气息唤醒了我们的文明记忆:植被茂盛的山林,生命能量充盈的山林,曾经是我们的精神母体。在远古时期,我们在山林中奔跑,采果子猎野兽,结绳记事,山林就是我们的家园。山林孕育了诗歌和哲学,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就是山林这一精神母体上绽放的文明之花。而中国古代的道家和佛家,也都结庐于深山,修炼于森林,那至今流传的佛道经文,依然保留了山林里的悠远和静穆的气息。山林还是自由的象征,隐逸文化的载体,竹林七贤狂啸山林,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风景。

可是人类的欲望扩张使得山林这一文化母体逐渐衰败。我走过无数的山水,可惜它们大多已经被现代文明浸淫日深早已面目全非。而我庆幸能在大茅山找到了符合中国哲学和诗歌原创精神的山林范本,找到了类似于史前先祖创世的原始印迹。

我愿意认为大茅山是保存完好的田园范本。春秋时春申君逃离宫廷,隐居在这大茅山下的黄歇田村。至今黄歇田村依然是屋舍俨然,一派典型的江南田园风光。

这里还会是现代人理想的修习之地。工业文明中逐渐异化的心灵,遁入大茅山这样的山林,吐纳万顷植物吐纳的清新之气,用山林中无污染的流水洗心,会使我们疲惫的精神得到重振。

美哉大茅山!现代文明的推进下最后的稀世珍宝,最后的南方山水处女地。走在这深秋的大茅山中,小片的稻田黄了,小片的叶子红了,提醒人们秋天来到了。那天上星星有点高,月亮有点冷。森林里有了一丝岚气,似乎在暗示着秋的到来。可是,即使深秋,空气中依然有野蛮的生殖力,在空中弥漫,让人不由的有了春天般的心襟摇荡……(原载《名家笔下的上饶》)




作者简介:江子,本名曾清生,1971年7月生于江西吉水。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江西作协主席。作品刊于《人民文学》《十月》《北京文学》《天涯》等刊。出版长篇散文《青花帝国》,散文集《回乡记》《去林芝看桃花》《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苍山如海——井冈山往事》等。曾获《北京文学》《作品》刊物奖、第二届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第三届江西文学艺术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等奖项。2022年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来源:上饶文旅之声

初审:黄昱艳

复审:李倩男

终审:谢华杰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3427支股票的诊断结果已出,散户赶紧输入代码,免费领取诊股报告
广告老卢说财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