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2014年的10月份,建立了机关养老保险制度,也正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就开启了养老金漫长的并轨,只不过养老金的并轨它并不是一刀切,它采用了10年的过渡期,从2014年10月一直持续到2024年的9月,都是养老金并轨的过渡阶段,作为我们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是深有感触的,因为在过渡期内退休的人,他可以按照新老办法,相结合的原则计算养老金,同时还可以获得一部分补偿养老金的待遇,
进入到2025年以后,实际上我们养老金已经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并轨,但为什么体制内的退休金依然很高,而体制外的退休金依然很低呢?还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第1个原因,养老金并轨,不意味着会缩小体制内外的差距
养老金的并轨,它仅仅只是在养老金计算方式方面的并轨,也就是说今天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会和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一致的,都是根据你的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养老金的计算基数来确定。
但是计算方式的改变,不意味着会降低体制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更不意味着会提高体制外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所以说二者之间差距并没有缩小,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想要让自己获得一个养老金更高的水平,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参保缴费条件,那么才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2个原因,体制内退休人员,多数人都有补充年金制度
体制内退休人员,之所以拥有一个更高的退休养老金的收入,除了他们能够正常获得社保养老金待遇以外,还有一份补充养老金的收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业年金,而且职业年金制度是跟机关养老保险制度同步进行建立的,从2014年10月份起就已经建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2025年以后办理退休的人,那么他们至少都参加了10年以上的职业年金。所以说将来所能够获得补充养老金的收入也是比较高的,有些人甚至能够高达两三千元。有了这两三千元的待遇做保证,那么退休以后的综合收入水平肯定是比较高的,比其体制外的人员相对来说都会有更大的优势。
第3个原因,养老金并轨以后,依然能够认定视同工龄
2024年10月份以后,养老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并轨,但是对于在2014年9月份之前就已经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的人群来说,这一部分的工龄年限,都能够被认定为视同工龄,也就是说本质上来讲,他们的事业单位的工龄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并且也最终,按照过渡性养老金的方式来给予计算。
所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自然而然是比较高的,而反观体制外的退休人员,绝大部分人是没有视同工龄的,也就不存在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那么实际上这一点,跟体制内的退休人员也产生了较大的一个差距。
综上所述
2025年起正式实施了养老金的并轨,但是养老金并轨以后,并不意味着会缩小体制内和体制外之间养老金的差距,如果我们个人想要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你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参保缴费条件,包括你的累计缴费年限,包括你的平均缴费指数,除此之外,你还应该去参加补充养老金制度,虽然说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你无法正常参与,但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完全是可以参与的,今后也能够获得一个更高退休养老金的综合收入。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不妨可以加我的关注,因为这样的话,就能够方便大家尽快的找到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