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种春收“黄金月”,被誉为“中国肉桂之乡”的罗定市榃滨镇田间地头一片繁忙。为筑牢反诈防线,罗定农商银行榃滨支行将反诈宣传融入肉桂产业链,用“土办法+新机制”守护农户“钱袋子”。
“肉桂经济”成反诈重点阵地
罗定肉桂又称西江桂,以桂皮、桂油、桂枝、桂宗、桂顶等产品闻名。其中桂油是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可口可乐、香奈儿5号香水等国际品牌产品就含有肉桂成分。目前,当地年产桂皮3万吨、桂油1300吨,年产值超13亿元,出口占全国20%。随着罗定“中国肉桂之乡”的名气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扩大,电诈分子盯上农户资金,假借高价收购、代销出口、兜售“高产品种”等套路伺机行骗,向农民钱包伸出“无影手”。
“春耕用钱多,骗子专挑血汗钱下手!”在金滩村党群服务中心前,榃滨支行工作人员结合近期成功拦截的3起涉农诈骗案例,向农户剖析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虚构亲属险情等骗局。方言编写的顺口溜“唔稳网贷种桂稳,没钱银行门口申”在田间传开,印有常见骗术的《防骗春耕手册》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通俗易懂的防骗知识入脑入心。村民们也懂得了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知道接到可疑电话时要核实,必要时可以到银行网点或公安机关咨询。
网格联动织密防护网
连日来,榃滨支行工作人员活跃在圩镇各农资集市、重点村道村口。在农资集市设立的“反诈摊位”前,工作人员反复叮嘱:“买树种化肥要验证照、留票据,莫贪小便宜!”该行还联合综治、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网格化联防机制,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宣传等方式,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护网络。
据了解,罗定市深化“四专两合力”反诈机制成效显著,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得到扎实的开展。该市在2024年电诈警情、立案数同比降幅超40%,群众损失减少57.54%。据统计,2025年截至3月22日,已挽回经济损失180余万元。当地金融部门表示,将持续将反诈工作筑牢在基层一线,为推进“百千万工程”保驾护航。
文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曾伟明 陈灏
图 |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