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的全面扩大开放将与特朗普政府的“闭关自守”形成鲜明对比。
钱军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
金融学正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等关税”的出台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对自由贸易这一美国主导、国际社会长期坚守准则的彻底抛弃,引发国际社会轩然大波,美国本土的一系列问题也快速显现:
股市巨幅波动;
通胀预期大幅上升,实际物价水平随着关税的执行(尤其是对核心产品和进口地区)也将上升;
美国国债价格一度快速下行(导致收益率上升),表明国际和美国投资者开始失去对美国和美元信用的信心,表明美国国债不再是全球最安全的资产;美元指数周四(4月10日)也跌破100。
对中国而言,“关税战”可能会引发一些短期的损失,尤其对一些外贸行业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来说,冲击可能较大,但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跟近期其他一些“冲击”事件或突发事件一样,有“危”即有“机”,有很多可以破局并引导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大胆实践:
是重塑国际经贸结构
从上一轮贸易摩擦到如今的“对等关税”出台,中国本身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外贸和相关行业而言,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已经明显降低,出口结构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再加上中国企业在几乎所有核心行业(尤其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无法被取代且价值链上的不断提升,这些都是能够对冲短期风险的一个重要事实和有利点。
在此基础上,从长远考虑,中国企业出海浪潮2.0过程中,企业需要改变经营和销售策略,加大深度扎根当地市场,谋求与当地企业和市场的合作发展,这样才能真正重塑国际和地区间经贸结构,为中国赢得更广阔、更稳固的市场空间。根据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即将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无疑将有利于中国和东南亚拓宽、加深合作——自2020年以来,东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在全球经贸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合作不仅对双方,而且对全球经贸格局和经济的稳健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是发力提振内需市场
一方面,保护国内经济主体免受过度负面冲击。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特殊群体)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支持,通过发行超长期国债等方式支持地方进一步开展存量房收购、偿还拖欠民企欠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等。同时,货币政策也可以更加宽松积极,及时降准降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用力推动房地产等重点板块的止跌回稳,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居民投资(中国资产的)收益。同时,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形成更多行业的国内生产与消费的“闭环”。
在此基础上,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全面加强与全球各经济体的经贸合作。继续扩大开放,维护保障包括民企、外企等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合法权利,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并鼓励各类企业的创新,提升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经营与投资收益。中国政府的全面扩大开放将与特朗普政府的“闭关自守”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对其关税政策最好的反击。
让我们拭目以待,相信国家“工具箱”里还有很多政策即将出台。
近日,钱军教授应邀接受CGTN采访,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与Michele Geraci和Einar Tangen展开探讨。
(视频来源:CGTN)
钱军教授认为,中美贸易关系的核心在于理性对话与互利共赢。他指出,中国刚刚(于4月9日)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展现了开放合作的立场,强调贸易对双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美国特朗普政府过度关注商品贸易逆差及对逆差产生的原因的解读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钱军教授特别提醒,单边加征关税等非理性举措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扰乱全球贸易秩序,最终损害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利益。他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分歧,实现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