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波森(Adam Posen)警告:特朗普在美国尚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的情况下,自以为有升级关税战的主导权,实际上是极其鲁莽的行为,正招致其声称想要避免的损害。
中评社报道,波森最新在权威外交期刊《外交事务》杂志网站发表文章,题为“贸易战很容易失败:北京在中美关税战中占据升级主导地位”。波森指出,美国从中国获得至关重要且短期内无法取代的商品,美国本土难以高昂的成本来生产。中国因为储蓄多于投资,有更多的牌来化解关税战带来的冲击。
波森阐释了特朗普政府自以为具有贸易战“升级主导”逻辑错误的两个方面:
首先,贸易战双方都会受损,贸易逆差国损失更大。特朗普政府以为,进口越多,主动权越多,受冲击风险越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阻碍贸易会降低一个国家的实际收入和购买力;各国出口是为了赚钱购买本国没有或国内生产成本过高的产品。
波森分析,即使只关注双边贸易平衡,贸易战对美国也并非好兆头。2024年,美国对华商品和服务出口1992亿美元,进口4625亿美元,贸易逆差2633亿美元。如果双边贸易平衡能够预测贸易战的胜负,那么优势在于顺差经济体,而非逆差经济体。顺差国中国正在放弃销售额,而销售额带来的收益仅仅是货币;逆差国美国正在放弃其在国内不具备竞争力或根本不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波森表示,货币是可以替代的:如果收入减少,可以削减支出,在其他地方寻找销售渠道,将负担分摊到全国,或者减少储蓄(例如,通过财政刺激措施)。与大多数总体贸易顺差的国家一样,中国的储蓄超过投资。这意味着中国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不会出现严重的短缺。
相比之下,波森指出,美国支出大于储蓄。在贸易战中,它们不得不放弃或减少所需物资的供应,而这些物资远不像货币那样具有可替代性或易于替代。行业、地区或家庭会感受到冲击,他们有时面临必需品短缺。贸易逆差国要进口资本,这使得美国更容易受到人们对其政府可靠性和营商吸引力的情绪变化的影响。当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地决定大幅增税,并对制造商的供应链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时,必将导致对美国的投资减少,从而提高美国债务的利率。
波森强调,在大规模持续的美中贸易战中,美国经济遭受的损失将比中国更大,而且如果美国升级贸易战,这种损失只会加剧。特朗普政府或许自以为是,但实际上,它正在将美国经济置于中国升级贸易战的摆布之下。
其次,美国对华供应链依赖严重,贸易战将使美国面临关键投入品的短缺,从大多数药品的基本成分到汽车和家用电器使用的廉价半导体,再到包括武器生产在内的工业生产所用关键矿物。特朗普声称要大幅削减或完全取消从中国的进口,由此带来的供应冲击将意味着经济萎缩、通胀上升的“滞胀”。美国货币和财政政策制定者只剩下糟糕的选择,除了进一步推高通胀外,几乎没有机会阻止失业。
波森指出,特朗普的经济攻击本质上就是冒着风险:鉴于美国经济完全依赖中国的重要商品来源(医药库存、廉价电子芯片、关键矿产),在切断贸易之前不确保替代供应商或充足的国内生产,是极其鲁莽的。特朗普政府正在招致其声称想要避免的那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