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把德国援乌武器装备几乎吐槽了个遍:华而不实,实战表现不佳

好家伙,乌军把德国援乌武器装备吐槽了个遍,说它们表现不佳。

图片

乌克兰军方吐槽德国提供的军事装备。说实战检验表明,大多数德国制造的作战系统"仅有限适用于实战环境"。这一结论来自德国驻基辅大使馆武官副手的报告。

根据乌军反馈,德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只能有限使用,主要问题包括弹药昂贵、系统脆弱且维修复杂。不过也有例外:"猎豹"(Gepard)自行高炮和**"黄鼠狼"(Marder)步兵战车,因这两款武器的可靠性获得乌军高度评价。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款装备在德国已被视为过时型号。

先进装备水土不服

1. "豹2"主战坦克和PzH 2000自行榴弹炮因技术要求过高难以投入实战,且"豹2"无法在野战条件下维修。

2. "豹1"坦克虽被认为"更可靠",但因装甲薄弱无法直接参战,仅被用作后方间接火力支援。

3. IRIS-T SLM防空系统虽有效,但导弹价格昂贵且供应不足。

4. 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虽被称作"卓越作战系统",却因缺乏运输和维修能力而难以投入实战。

德制武器陷入"一次性武器"困境

报告指出,武器装备的核心优势在于野战维修能力,若每次受损都需返厂大修,则无异于"一次性用品"。乌军因此很少在战场上使用德国高科技装备——"它们名义上存在,但实际上毫无意义"。

"如果部队无法就地维修,那么高度现代化的大型精密装备的实战应用价值极低。几乎没有哪款德国重型军事装备能完全适应实战需求。"

好嘛,这不跟二战时纳粹德国的重型武器在东线的表现如出一辙。比如,虎式和豹式坦克的交错负重轮,简直是维修人员的噩梦。

德国国防部未对此报告置评。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乌克兰第二大援助国,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德国已向基辅提供了价值44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

(2025年4月11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