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首富们在面临美国发起的全球关税战,如苹果、特斯拉等公司受到严重影响,市值大幅缩水。
2.由于关税战,商业和交易变得无所适从,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稳定。
3.然而,科技巨头们如苹果、特斯拉等可能是市场经济、自由贸易的最后捍卫者。
4.他们需要在新秩序中寻找到存在位置,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以维护开放包容的全球化未来。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深水研究
Deep Research
深度影响决策
当你觉得你最近过得不如意的时候,那些资产遍布全球的世界首富们的日子,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马斯克花了440亿美元买下推特,又花了3亿选出了一个让自己资产缩水1130亿美元的总统,然后现在川普甚至说,“我不需要马斯克”。
至于苹果的库克更是成为了关税战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不仅市值暴跌了5万亿,本就销量岌岌可危的iPhone,更是可能不得不大幅度涨价——毕竟再没有一家公司,能比苹果对中国制造依赖的更深了。
至于其他的老牌跨国公司,同样日益处境艰难。
法国人已经率先开始抵制美国货。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可口可乐与麦当劳如今是法国人最抵制的美国品牌,还有人甚至因此取消订阅了Netflix。
至于耐克更是成为了被所有人调侃的对象。一张AI图片在社交网络上光为流传,却没有人关心,耐克当初为什么要把生产业务布局到海外去。
至于中国的跨国公司也没有好到哪里去。Tik Tok成为了关税贸易战最为重要的谈判的砝码之一,跨境电商们更是可能彻底要告别美国市场了。
无差别的关税袭击下,全球资本市场一片萧条,对于普通人来说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哪怕是首富们也同样焦虑、无法独善其身。
01
随着这一轮美国发起的全球关税战进入焦灼状态,最后的赢家是谁暂时未有结论。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为止受伤最重的,是苹果公司。
自4月2日美国公布所谓的“对等关税”方案以来,苹果的股价从223.8美元跌至172.4美元,短短四天内市值蒸发超过770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超5万亿元,一度甚至失去全球市值第一位置。
不过,随着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关税暂停90天,4月10日盘中苹果大涨,夺回市值王座。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对于苹果公司的担忧就此停止。相反,对于苹果这样一个稳坐多年全球第一位置的超级科技公司来说,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一面是必然会不断上升的制造成本和流通成本,另一面是并不愿意接受涨价的终端消费者。苹果正在陷入逆全球化的夹缝之中,短期来看,iPhone未来的大幅涨价,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近些年来,随着关税壁垒、小院高墙的逆全球化浪潮不断加剧,类似张忠谋这样的“全球化已死”的声音也逐渐成为了主流。
而回过头看,苹果公司几乎可以说是上一轮开放协作的全球化王冠上的明珠——
在中国制造、在美国销售的模式,为苹果这一类的全球化大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利差空间;当然,制造业的布局在中国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消费者也享受到了中国制造业的红利。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启者,苹果在软件上构建了基于iOS的全球创新生态,而在硬件上,基于苹果生长的“果链”,几乎把全世界链接在了一起,特别是中美之间也因为“果链”的存在变得更加紧密无间、难舍难分。在全球化处于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的状态时,这几乎是亚当·斯密理想中的国际化分工模式;但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任开始变得脆弱而充满裂痕,这样的商业故事,也就注定会变成无本之木。
这对于苹果公司的长期市值来说,才是最大的打击所在。Trump第一届任期时,苹果尚且可以申请豁免。
在全球无差别攻击的今天,苹果还可以吗?
02
但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将遭遇难以预测灾难的,远不止是苹果一家公司。
苹果仅仅只是上一轮全球化生产贸易的最典型代表之一而已,且不说果链上生长的无数的大中小企业,在苹果之外,还有无数的基于过去全球化贸易思路而生长的各行各业的“苹果们”。他们完全是基于市场的逻辑在全球配置生产要素,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市场之间的交易是顺畅的,有规则的。
大公司尚且如此,小公司的处境会更加艰难。今天流传着这么一条微博,大约可以说明当下中小企业面临这场全球关税战争的状况。
关税战对于商业所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并不止于当下。
大国博弈的代价,首当其冲的承受者,是商业和公司。美国的混乱关税政策或许暂时可以不计后果梭哈之后又朝令夕改,但商业的基石是交易的契约精神,如今这样的缺乏稳定预期、毫无基本契约可言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将会使得商业和交易变得无所适从。
而进一步来看,当市场和商业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其实平摊这种任性的贸易战争的最终成本的,是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普通人。
因为公司的存在和产品的定价,上连接着无数的就业岗位,下关系着无数的消费者。而相比政客们的“空头支票”,这些才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变量。
03
但遗憾的是,哪怕是特朗普的关税战就此按下休止符,过去全球化的信任基石都已经崩塌。此前很多人嘲笑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晚节不保”,从硅谷“钢铁侠”沦为政客的傀儡。
可今天回过头来看,当科技、商业和全球政治经济正在变得日益密不可分,对于苹果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微软的比尔·盖茨们来说,留给他们的选择空间,是不是可能还不如马斯克?
马斯克的效率改革尝试,最终印证了理想主义者的现实挫折。马斯克用实践证明了这种所谓“CEO政府”的模式存在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是商人的最佳选择。而且,这一模式还蕴含了某种危险:相比私人公司的有限责任,在公共治理领域发起这样的任性游戏,可能会像脱缰的野马,最终超出企业家能够控制的范围,甚至酿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可虽然马斯克失败了,却并不意味着Tech-giants们就能够从政治中隔绝。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袭来,技术的外溢社会效应正在变得日趋明显。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政治、技术与商业之间组成了空前复杂的生态系统,让全球化的VUCA(易变性)程度比特朗普的第一届任期时还会大幅上升。
马斯克选择退出是当前最为明智的做法。他迫切地需要回归到市场的范畴中来。但未来科技与政治,已经无法真正脱钩。
无论马斯克、库克、比尔·盖茨们愿不愿意,Tech-giants们都必须成为了为了全球政治中的关键变量。对于他们来说,未来的挑战将绝对不只是市场挑战,更大的压力,会来源于非市场领域。
全球首富们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那既然如此,不妨可以更积极主动一些。只是到底应该如何积极主动,目前谁也没有思路。旧秩序崩塌了,新秩序谁也没有概念。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科技巨头们必须得在新秩序中寻找到存在位置。
不过,也正是因为苹果、特斯拉们成为了这一轮贸易战中最大的受害者,我们反而可能可以因此多一些乐观。
环顾全球,如果说这一轮关税战要最终走向一个更不坏的结果的话,库克、比尔·盖茨、马斯克反而可能才是所有相信市场经济的人的最大希望所在。
在这种乱纪元之下,他们受到的伤害最为直接,而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他们也必然会是市场经济、自由贸易的最后捍卫者。
苹果活了,果链上的中小企业才有生机。尽管我们情感上更愿意相信“一鲸落万物生”,但现实反而可能是,鲸群恰恰是海洋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商业是贸易的原因,也可以成为贸易战的缓冲地带。尽管截止目前苹果并未对关税战作出任何回应,但从捍卫开放包容的全球化未来角度说,美国乃至是中国的科技大公司们,都应当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