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增江街大埔围村锚定
“最红最美乡村”的发展定位
以产业兴村为抓手
依托大埔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百亩花海和水库湿地等
优势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
聚焦做强大埔围村农研旅产业经济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产业经济质量、村民生活质量
增江街大埔围村美景如画
大埔围村位于增江街东南部,与惠州接壤,是广州市的东大门。该村自然环境优越,拥有大埔围湿地、百亩花海等生态景区,绿化面积达70%。村内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有东江纵队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是增城革命老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7个国家级荣誉,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增江街大埔围村美景
近年来,大埔围村创新发展“政府主导、两委主抓、村民主体、企业主营”乡村高质量发展“四主”模式,紧扣“企业主营”推动产业振兴,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以“结对联农,农研旅结合”为核心的农研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充分发挥主营企业的链主作用,以研学旅行为核心实施产业链招商,引入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相关链条企业,形成全链条闭环,推动农文旅产业发展。
另外,该村坚持联农带农,用好“家庭农场”政策,由荔果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建立荔枝专业合作社,建成约800平方米的农产品供应链基地,联动周边农户、特色专业合作社,在货源端推行自产自种+区域集货模式,打造品牌文化,与优质电商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有效带动超200户农户就业。与此同时,该村通过发展村社集体经济、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协助村民就业等多种途径,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增江街大埔围村美景
大埔围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用好红色资源,修缮和建成革命烈士纪念碑、东江纵队抗日历史陈列馆、红色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增城红色记忆馆等红色党建阵地,为广大党员搭建起集具象化、情景式、体验式于一体的“红色学堂”,形成了党员教育“6个一”、学生研学“结对成组”等优质课程,逐步打响了大埔围“大研学”的产业品牌。发挥党建品牌集聚效应,大力招商引资,丰富红色旅游业态,把红色产业发展好,让红色文化成为强大发展动力。
增江街大埔围村美景
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埔围村整合盘活低效益山地发展荔枝、沉香种植林下经济,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通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路口扩建改造工作,完善农村道路建设,补齐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短板和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短板,成功创建广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省“美丽庭院”村,不断提升村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增江街大埔围村美景
为提高乡村治理服务能力,大埔围村持续推行“民主协商、一事一议”自治模式,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确保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严格执行党务、政务、财务“三公开”,定期公开村民关心的重大事务,提升村居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加强法治建设,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成功创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汤芷欣
编辑:易湘洪
责编:黄家荣、林汝嫦
审核:朱卓东、张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