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引发爆炸!这些实验千万别随便做

开平广播电视台

新闻报料|宣传推广|活动策划



近日,广州市荔湾区富力广场小区被曝“一男孩在家进行化学实验引发爆炸并受伤”,引发社会关注。4月9日,记者从南部战区总医院了解到,受伤的男孩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爆炸导致其右肢离断,眼部功能分别出现受损和损坏的情况等。目前男孩正处于抗炎治疗及创伤修复阶段,医护人员正全力对男孩进行救治,后续仍需长期康复。


不少网友认为该事件暴露了

网购化学品和实验器材进行居家实验

所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

近年来,类似的居家实验事故屡见不鲜


2023年,江苏扬州一名学生在家用酒精做实验,不慎引燃了客厅,所幸其父亲及时将火扑灭。


2022年,北京房山一初三学生在家中卧室做化学实验,被严重炸伤。


2021年,北京一名家长在家尝试“水晶生长”网红实验,其中一个步骤是需要把100℃的开水倒入容器里,因实验器材漏水,家长被烫伤。


居家进行化学实验存在不小的风险

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悲剧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购化学品和实验器材变得非常便捷

近日,记者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

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

输入相关化学关键词

页面就会弹出大量相关产品,且销量可观


电商平台可轻易买到实验套装



在某电商平台上,一套“初高中科研款”化学实验套装售价558元,其中包含228项器材和95款试剂,销售页面显示,这样的套装过去一年就卖出超一万份

通过电商平台很容易买到化学实验器材和试剂。


尽管电商平台在搜索化学试剂时会弹出“消费提醒”,但这些提醒并不足以阻止消费者购买危险化学品


此类实验器材在电商平台上销量不错,有的套装显示全网热销超过3万+,在评论区,不少网友晒出孩子在家里做实验的视频和照片场景,购买原因大都与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习相关,比如有网友称孩子上初三,在家做实验是对校内实验的补充;有的表示孩子将要升入初三,暑假想通过做实验提前学习相关内容,亦有消费者评论称孩子特别喜欢化学,所以买来做实验。


网购化学品居家实验隐患多



这些实验套装虽然看似方便,但对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员来说,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部分商家售卖的实验套装材质低廉,很容易让实验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


在一些互联网平台上,有不少博主为了博取流量,获得视频效果,在做化学实验时并未按照规范操作,例如“高锰酸钾点燃甘油”等,都会对未成年人带来不良引导。


此外,许多家长和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在家做实验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行为,忽视了潜在的危险。


除了中学课程中的实验外,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按照网络短视频教程来做一些小实验。殊不知,很多效果震撼的“网红实验”,背后却是风险隐患重重。


比如一种叫“**之蛇”的化学实验,据“科普中国”介绍,做该实验时,器皿中蹿出的火苗,将测试人员隔热手套上的棉线点燃了。


图片


另一种名为“**牙膏”的网红实验,测试人员未佩戴手套的手指无意间碰触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溶液,手指又在未冲洗干净的情况下接触到面部,眼周皮肤立刻泛红刺痛。


图片


曾有测试人员购买了“**牙膏”这一网红实验的材料包,说明书上标注的实验橡胶手套,掏出来却是一副薄薄的一次性塑料手套。


图片


记者发现,“**之蛇”和“**牙膏”等危险网红实验所需的材料,都能在电商平台轻易买到。而商家售卖的实验套装不但材质低廉,所含内容物成分也标注得十分模糊,缺乏必要的安全风险警示,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化学老师:化学实验需严谨和安全



男孩居家实验致爆炸

事件发生后

不少网友回忆称自己也曾有

在家做实验的“血的教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有中学化学老师称,自行网购化学品居家做实验存在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化学实验需要严谨的操作规范和安全保障措施,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实验。


在学校实验室,通风系统能及时排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安全;急救箱随时可用,能在意外发生时提供及时的处理。“同学们在校实验过程中有老师在旁指导一旦出现操作失误,老师可以迅速纠正,防止危险发生。但在家里,这些专业的设备和指导都缺失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展开任何实验

都要知道下面这些知识

↓↓↓


一、易燃、易爆的实验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应按药品的性能,分别做好贮藏工作。


二、实验操作台周围不要存放易燃杂物。


三、实验时配备防火设备,且防火设备应放置在便于取用的醒目位置。


四、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实验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同时佩戴正确的、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五、实验后清理周边物品,消除遗留火种。




危险等级较高的实验

请在专业的实验室完成

不要在家进行危险的实操!

学校与家长要做好相关教育!



来源 | 南方+客户端、中国应急管理、新京报、南方日报


点个赞图片和推荐图片

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