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北京13级大风来袭,100斤以下还能出门吗?

AI划重点 · 全文约1257字,阅读需4分钟

1.北京周末遭遇13级大风,成为热搜话题,引发网友担忧。

2.根据中国天气网公布的数据,体重80-90斤的人可抗7级风,体重105-120斤的人可抗8级风,体重135-150斤的人可抗9级风,体重160斤以上才能抗10级风。

3.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全市大风橙色预警,预计将出现极端大风天气,伴随降温和沙尘活动。

4.大风对交通影响严重,可能导致飞机延误和高铁停运。

5.由于大风天气,建议市民尽量避免外出,注意高空坠物和狭管效应。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编者按:

北京大风登上多个平台热搜,很多朋友担心,我这小体格不会被大风刮跑吧?根据中国天气网公布的体重与抗风级的关系表,体重80-90斤,可抗7级风,体重105-120斤,可抗8级风,体重135-150斤,可抗9级风,体重160斤以上,才能抗10级风。虽然周末宅在家很爽,但还是不禁要问,这次风为什么这么大?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除了被风“刮跑”,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图片

2025年4月10日上午的10点半,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全市的大风橙色预警。这是近十年来的首个大风的橙色预警,预计从4月11日下午5点到12日晚上8点,将会出现极端大风天气,届时还会伴随有降温和沙尘活动。具体来看,全市平均的风速可达6级,平原地区的阵风到9到11级。郊区的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平谷、密云等区域的阵风可以到11到13级。山区的局地阵风可以达到13级以上。

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现在春和景明怎么就有大风呢?北京的气候总结起来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朗凉爽、冬季寒冷干燥。不光北京,北方大部分地区春季都是干燥多风的。

为什么春季多风呢?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一、春季时期我们国家所处的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度对比非常明显。南方甚至我们国家的中原地区,已经热起来了,温度动辄都上到30度以上。而更北方的西伯利亚地区的还没有完全解冻,夜间零下10度是常态。南北温度对比是非常的明显的。          

一般而言两个地区之间的温度对比越明显,那中间部分的风就越大。比较起来在冬季和夏季南北方虽然也有温度差,但不像春季挤压的这么厉害。 

二、春季是过渡季节,冷暖空气交替比较频繁,所以冷空气会动辄南下。南下的时候就与暖空气相遇,容易形成极端大风。

三、华北平原地区的西边和北边都是高原和山地,所以冷空气翻过山沿着地形往下冲,在平原地区没有太多的阻挡,也容易形成大风。

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大风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交通。像飞机的起落就容易受大风的影响,尤其是当有强的侧风的时候,起降就会变得很危险。受此影响,最近几天可能会有很多的飞机延误。2020年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有一架波音的737-800的飞机在降落时就遭遇到侧风落地之后速度过快冲出了跑道。在偏出跑道后撞到了防护墙上断成三截,造成了三人死亡多人受伤。              

高铁也容易受到大风的影响,大风容易刮起地上的塑料布彩钢瓦、风筝等等落到铁路的接触网上面。像2021年5月1号京广高铁在定州市附近接触网挂上了异物,导致京广高铁交通中断,很多列车晚点。最终发现是农用地膜被吹起来,挂在接触网上造成的。风再大的时候可能还可能会把列车吹倒。2007年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大风口大风把一列行驶的火车吹倒脱轨,导致数人死亡。当时最高风速估计可能已经到了17级。

图片

2021年京哈线上防尘网飞上接触网的画面 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北京周末的风速远没这么强,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值得关注。首先就是城市里的通道容易形成狭管效应,就是建筑的这个通道地区会导致局地的风更强更值得重视。其次是高层建筑的阳台落物容易砸到行人,户外施工的脚手架、外墙的材料等在大风下了都非常危险,出门一定要防止高空坠物。

今天很多媒体发布文章的标题就是别出门,给大家的建议也是尽量不要出门,或者少出门,祝大家平安幸福!   

作者:魏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