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在经济学院107会议室联合举办了“金工首席谈”系列讲座第35讲。申万宏源证券金融工程部总监邓虎先生应邀作了“因子轮动与量化的终局思考”的主题报告。讲座由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黎新平博士主持,40余名师生参与了研讨。
邓虎作专题报告
邓虎在报告中首先阐述了公募量化最终形态将指向因子轮动,并重点分享了海外公募量化领域的新动态。他介绍了贝莱德在量化数据及策略演进方面的实践,指出该公司沿着与传统对冲基金高频量化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通过运用另类数据构建符合经济学逻辑的投资策略,显著降低了产品换手率——据介绍,其Advantage大盘股票基金去年换手率仅为73%。邓虎详细解析了贝莱德量化团队依托财报基本面、分析师预期、宏观主题以及多源非结构化数据形成主题投资的整体演进过程,并特别提到贝莱德通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利用大数据替代传统财报数据,从而在另类数据领域取得了突破。与此同时,高盛在另类数据的应用上也颇具代表性,其涵盖信用卡交易数据、卫星图像、互联网流量以及研报内容等多重信息来源,为策略构建提供了坚实支撑。
报告中另一亮点在于景顺提出的动态多因子权重调整系统。该系统通过基于经济领先指标和市场情绪指标判断经济周期,自上而下对因子权重进行实时动态调整,为因子轮动策略提供了全新的基本框架。与挂钩标普500和罗素1000的基金相比,景顺动态多因子策略ETF凭借优异的长期业绩,展现出其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经验,贝莱德于2019年推出了基于宏观环境、因子估值与因子动量的因子轮动ETF,资金迅速涌入,目前产品规模已接近100亿美元,再次印证了因子轮动实践的成功可能。
讲座现场
在结合海外公募经验进行本土化实践的探讨中,邓虎指出,基于各类因子构建的多头组合普遍对宏观环境变化敏感,这为在A股市场复制海外因子轮动策略提供了可能性。他进一步分析了A股市场在宏观经济上行与下行周期中,不仅需考虑基本经济因素,更需关注流动性与信用周期的不同表现。例如,在沪深300指数中,经济上行时大市值和估值修复因子占据主导,而经济下行时则以基本面因子见长;而在中证500指数中,流动性因素对小盘股与大盘股分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沪深300与信用因素的关联更为紧密,在信用扩张期间成长因子受益明显,而信用收缩时防御类因子表现更佳。通过回测数据验证,经过宏观筛选后的多空组合在沪深300上的表现尤为稳健。此外,邓虎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宏观判断与因子动量结合,进一步增强组合绩效。
在问答环节中,黎新平博士就全球关税冲击对中美股市的影响进行了提问。邓虎指出,A股市场具有明显的政策驱动特征,未来国央企相关特征有望成为缓解美国关税冲击对中国市场影响的重要因子。针对模型拟合过程中非结构化数据嵌入的问题,邓虎表示,最主要的挑战在于宏观数据的时间对齐和低频问题,因此常采取每个月月底作为调仓节点,将各种频度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对于另类数据的处理,则需根据数据本身特性灵活应对,采取适宜的方法加以利用。
黎新平为主讲人颁发讲座纪念牌
讲座最后,黎新平博士对邓虎先生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
主讲人简介
邓虎,现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总监,执行总经理,首席分析师。曾任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首席分析师,长信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FOF投资部总监。武汉大学金融工程学士、硕士,15年金融工程研究经验。
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简介
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是依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搭建的研究和教学平台,致力于推动量化投资、金融工程、大数据金融以及金融科技方面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实现学术界与金融业界良好的互动交流。
实验室聚焦于运用数学建模、统计分析、计算金融、大数据以及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量化金融的研究,以数理化方法探讨金融市场的规律。实验室的目标不仅仅是推动金融工程等学术领域的前沿研究,同时也推动量化金融技术在教学、投资实践、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实验室课题研究包括:量化基本面、金融科技及AI、市场交易行为、高频数据、风险预警与管理。
供稿: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