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8

评论

2

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我国20年前的布局如今起了作用?砸700亿建成智能大港,吞吐量已破纪录

根据媒体1月2日的报道,2024年,洋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2600万标准箱,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同比增长约4%。

上海洋山港,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化深水港,凭借超大吞吐量、高效智能化技术以及全球战略布局,正在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图片

洋山港的崛起不仅让新加坡港口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更可能重塑全球航运的规则。

本文将从建设背景、技术优势、战略意义和国际影响四个方面,剖析洋山港作为“钢铁巨兽”的崛起过程,以及其对世界贸易的深远影响。

填海造港,中国绝地反击的魄力

上海地处长江口,原本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由于泥沙淤积严重,无法满足超大型货轮的靠泊需求。

长期以来,上海港难以发展成为国际化深水港口,航运枢纽地位被邻近的宁波港抢占。

为了改变这一困局,中国启动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在舟山群岛外海填海造陆,硬是打造出一个23平方公里的人工半岛——洋山港。

图片

这项填海造陆工程耗资约700亿元人民币,历时20余年完成。

更为壮观的是一座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它连接洋山港与上海本土,将舟山群岛“空投”至长三角经济带核心。

从地理劣势到人工创造条件,洋山港的诞生堪称中国航运版图中的奇迹。

智能化技术,提升港口效率的秘密武器

洋山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全球领先的智能化技术。

传统港口需要大量人力完成货物的装卸和运输,而洋山港通过无人桥吊、自动导引车和智能操作系统,几乎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

图片

这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安全性。

无人桥吊可实现精准抓取集装箱,自动导引车全天候无间断运行,整个港口仅需10名技术员进行远程操作。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洋山港2024年吞吐量超过2600万标箱。

地缘经济战略

洋山港不仅是一座港口,更是中国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洋山港连接长江经济带,通过“水水中转”实现内河航运与远洋轮的无缝衔接。

这一模式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让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更具活力。

洋山港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国内。

在全球航运格局中,它通过吸引更多货轮北上,直接挑战了新加坡港口在马六甲海峡的传统优势。

图片

此外,洋山港与中欧班列联动,可以使货物直抵德国汉堡,物流时间大约能节省12天,速度快于海运、成本低于空运。

这种模式的成功,正在吸引更多国际货物选择洋山港作为重要枢纽。

国际影响与新加坡的挑战

洋山港的崛起直接威胁了新加坡港口的全球中转枢纽地位。

新加坡长期依赖马六甲海峡这一“黄金水道”,通过中转费、加油站和船舶服务维持经济增长。

然而洋山港的高效能和智能化技术正在突破这一优势,越来越多货轮选择绕开新加坡。

更大的威胁来自泰国的克拉运河项目。

图片

如果这一工程顺利推进,亚欧航线将进一步调整,新加坡的经济地位将面临根本性挑战。

对此,新加坡正在尝试通过港口数字化转型、政策优惠和与美国合作等方式,试图扭转这一局面。

洋山港的成功不仅改变了国际航运的效率和流向,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话语权不断上升。

图片

它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打破了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传统物流中心的垄断地位。

未来,洋山港还将继续扩展其影响力。

中国正计划推动更多港口实现智能化升级,如南海港口群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的改造。

而克拉运河的潜在开通,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航运中的主导地位。

总结

上海洋山港的崛起,不仅是中国填海造陆的技术奇迹,更是智能化技术与地缘战略的完美结合。

洋山港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不只是参与者,更是规则的重新制定者。

未来,中国港口网络的扩展与技术升级,将继续推动世界贸易向东方倾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加速度。

参考信息:

中国新闻网 上海洋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上海口岸服务平台 上海洋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