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靠关税增收效果不理想?最多只能达到美国财长预测的区间下限?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10字,阅读需5分钟

1.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旨在调整全球贸易规则,缩小贸易逆差、保护本土制造业及增加财政收入,但实际财政增收效果远未达到预期。

2.由于关税影响,美国商品进口总额预计将减少约30%,同时许多国家针对美国的关税政策采取了报复性关税,进一步抑制贸易活动。

3.税务基金会和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关税政策在十年内可能带来2.27万亿至2.49万亿美元的财政收入,但与对经济、贸易的负面影响相比并不足以弥补代价。

4.此外,关税政策对资本市场信心和企业投资的负面作用逐步显现,进一步削弱经济增长动力。

5.未来,如何在政策调整中实现平衡,将是美国面临的重要考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外媒4月9日的报道,国际媒体聚焦美国关税战,特朗普恐颠覆全球贸易秩序。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曾被视为调整全球贸易规则的重要举措。

然而,从目前的经济数据和预测来看,关税政策的财政增收效果远未达到预期,同时对经济增长、消费者生活和国际贸易关系造成了显著影响。

图片

本文聚焦于关税政策的财政收益与经济代价,剖析其背后的矛盾与复杂性。

关税政策的目标与逻辑

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来,通过加征关税试图重塑美国的全球贸易地位。

主要目标包括缩小贸易逆差、保护本土制造业及增加财政收入。

关税政策不仅是经济工具,更是一种政治话语。

特朗普将其包装为“美国优先”战略的核心内容,以迎合部分选民对保护本土产业的期望。

图片

然而,这一看似务实的政策路径却面临多重困境,在经济层面尤其表现得尤为明显。

彭博经济研究分析显示,川普自1月份以來已经征收以及已经威胁要征的所有关税將产生约3,000亿美元年均收入。

这一数字虽然可观,但仅处于财政部预测区间(3000亿-6000亿美元)的下限。

这种偏低的数字反映出关税政策收入增长的“天花板”效应。

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贸易量大幅下滑:受关税影响,美国商品进口总额预计将减少约30%。

图片

进口减少直接压缩了关税收入的基础,削弱了政策的财政贡献。

国际反制措施:许多国家针对美国的关税政策采取了报复性关税,进一步抑制了相关贸易活动。

一些依赖全球化供应链的跨国企业也因此减少了对美出口,导致贸易流量整体萎缩。

尽管税务基金会和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关税政策在十年内可能带来2.27万亿至2.49万亿美元的财政收入,但这一收益与政策对经济、贸易的负面影响相比并不足以弥补代价。

经济和社会的多重代价

税务基金会的分析显示,美国关税政策或将导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少0.7%。

如果计入贸易伙伴的报复性关税,这一损失可能更大。

长期来看,关税政策对资本市场信心和企业投资的负面作用也逐步显现,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增长动力。

图片

关税直接推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最终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研究估算,短期内美国家庭的户均购买力将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近3800美元。

无论是基本生活用品还是电子产品,美国普通消费者都成为了这一政策的主要承受者。

关税政策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方面,那些本就在全球化浪潮中丧失了竞争力的行业,亦或是产能本就在美国等少数行业因关税保护而受益;另一方面,汽车制造、科技产品等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的行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导致竞争力减弱。

此外,农业出口方面,中国等国家的报复性关税已令美国农产品出口大幅下滑,农民面临收入减少甚至破产的风险。

国际贸易格局的重塑

特朗普关税政策不仅改变了美国贸易战略,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

中国、欧盟、加拿大等主要贸易伙伴陆续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涉及范围广泛,从农副产品到高科技设备。

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也因此受到冲击。

图片

许多企业被迫调整生产布局,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至第三国以规避高关税。

这种调整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也破坏了原有的贸易秩序,令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承受压力。

尽管关税政策在政治上为特朗普政府拉拢了部分国内选民,但它的经济代价和国际后果不容忽视。

结语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表面上为美国带来了部分财政收益,但其经济代价、国际反应和社会影响却更加深远。

从短期来看,关税的财政效果有限;从长期来看,其对经济和贸易格局的冲击可能远超预期。

未来,如何在政策调整中实现平衡,将是美国面临的重要考验。

参考资料:

羊城晚报:美国加征关税,美国民众怎么看?2025-04-09

雅虎:美國關稅增收空間料受限 最多只能達到美國財長的區間下限,2025-04-09

新华网:关税讹诈无法“让美国再次伟大”——起底美国关税战的历史与本质,2025-04-11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