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札记:漫漫耕耘路 一曲乡土情——司法行政干部驻村,既要当“泥腿子”,也要做“法律明白人”

图片

图片

2023年9月,根据组织安排,官渡区司法局普法科工作人员耿杏到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九龙镇民权村驻村。驻村一年半的光阴,从初踏九龙镇的青涩忐忑,到如今与这片热土相连,耿杏同志在做好驻村工作的同时不忘普法本质工作,化身民权村“法律明白人”,过往的每一个瞬间、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让她愈发体会到基层历练的坚实分量。


序:扎根泥土,遇见另一种成长

图片

九龙镇的青山绿水间,民权村的袅袅炊烟里,每一段入户走访的足迹、每一次深夜伏案的思考、每一场与村民的促膝长谈,都化作滋养成长的养分。如今,回想为这片乡村热土付出的青春岁月,翻看原来写过的一篇篇随笔、感悟,一桩桩一件件,许多难忘的细节在脑海重现,千头万绪涌上心头。驻村岁月如一杯茶,初尝苦涩,细品回甘,而在这片广袤的乡土上,我们的司法行政干部以“实干”“初心”“求索”为笔,写下了司法行政人的青春答卷。

实干为先:以“法治之犁”深耕乡村治理沃土
作为一名普法工作者,她始终坚信:法治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驻村期间,耿杏以“普法、守法、用法”三块基石为锚点,探索法治与乡情的融合之道。
普法:让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耿杏在入户走访时化身“法律翻译官”:用方言讲解“诚信原则”,用“邻里纠纷调解”诠释“公序良俗”,在村图书室增设法律图书角,让法律知识融入村民生活,让法治意识在村民心中悄然埋下种子。

图片

守法:以“党员积分”激活法治自觉。如何让村民从“被动守法”转向“主动尊法”。她协助村党总支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细则》,将遵纪守法纳入考核:带头遵守土地政策的党员加分,参与纠纷调解的优先评优……“积分榜”上党员们争当“学法标兵”,村民也纷纷效仿。一位老党员感慨:“现在吵架的少了,讲道理的多了,这才是咱村的好风气!”
用法:为矛盾化解注入法治基因。田间地头的纠纷,常因“情”与“法”的碰撞而复杂。在一次争议调解中,耿杏引导双方在争议之外查询法律,学会使用法律,结合村规民约提出折中方案,最终化干戈为玉帛。驻村一年半,通过参与调解纠纷,她逐渐悟出:基层治理需“情理法”,而法治,永远是定分止争的“金钥匙”。

图片

初心如磐:以“枝叶关情”之心,守牢民生底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驻村期间,她始终将“为民解忧”刻入工作的底色,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明白人”作用,在面对村民医保缴费的疑虑与犹豫,她深知基层工作的“烟火气”与“人情味”,和村两委干部逐户走访,耐心、细致向村民宣讲医保相关政策,用“两把钥匙”解开群众心锁。
一把是“利益转化”之钥。医保政策宣讲若只停留在“必须交”难免让村民心生抵触。耿杏转换视角,以“风险账”代替“任务账”,用身边案例讲透“小钱换大安”的道理,让政策从纸面走进心间。另一把是“柔性缓收”之钥。面对经济困难的家庭,不强求“一步到位”,而是拆解压力:“先交老人的,剩余的等孩子汇款再补上”“月底前分批交齐就行”。这份体谅,让村民感受到政策的温度。

图片

最终,全村医保缴费率突破95%,村民的一句“你们是为我们好”,便是对初心最朴素的回响。
驻村以来,耿杏为独居老人争取高龄补贴、为困难监测户购买生活物资、帮留守家庭协调临时救助、在健康体检中搀扶行动不便的村民……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恰是筑牢民生底线的基石,基层干部的“初心”,不在宏大的口号里,而在一次次俯身倾听、一件件实事落实中。

图片

求索不止:以“破茧之志”探索河谷乡村发展新道路
立足资源禀赋:从“传统种植”到“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既要守住底线,更需开拓新局。民权村地处三江交汇处,气候较热,甘蔗、黄果等热带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过去仅依靠传统种植模式分散粗放,村民收益有限。如今,在县、镇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民权乡村振兴产业已在悄然发生改变,并逐渐向规模化种植降成本、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品牌化提升附加值三大方向转型。在这弥足珍贵的转变之际,耿杏积极协助村干部组织村民交流种植经验、邀请农业专家到村开展甘蔗高产栽培等培训,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
长远谋划:乡村振兴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产业振兴非一日之功。看着民权甘蔗种植、糖厂建设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在驻村笔记本上,她记录着未来构想:提高土地利用率、挖掘河谷风光开发农旅融合项目……这些设想或许需要数年方能见效,但正如甘蔗需经压榨方能出糖,乡村发展亦需久久为功的耐心与定力。

图片


图片


结语:此心安处是吾乡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基层工作是一场“双向奔赴”,她这样写到:我们以汗水浇灌乡土,乡土亦以丰沃反哺青春。在民权的驻村岁月虽已告一段落,但是乡村振兴的帮扶之路仍在继续。未来的路上,我将继续怀揣“三颗心”在新的所驻村继续做好各项工作。怀揣法治信仰的敬畏心,于乡村治理中坚守底线;怀揣为民服务的赤子心,在田间地头书写担当;怀揣开拓创新的进取心,为乡村振兴探路破局。广袤基层的山风已融入我的血脉,而我也愿做一株扎根大地的秧苗,在这片热土上,生长出属于新时代司法行政驻村干部的盎然春意!





二审:李   伟   终审:赵元良

编辑:王   颖   责编:张云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