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头条帮白宫算账:“特朗普定下的五大目标,最终成了几个?”

AI划重点 · 全文约1702字,阅读需5分钟

1.特朗普政府设定的五大贸易目标在短时间内遭遇挫折,包括全球征税令、重振美国制造、对华强硬、关税创收和物价要降。

2.然而,白宫在短时间内对这些目标进行了调整,如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暂停加税,显示出策略的灵活性。

3.由于政策变脸过快,企业主和市场对特朗普的承诺表示怀疑,制造业复苏受阻。

4.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对华强硬策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孤立无援。

5.最终,特朗普的政治自残行为使这五大目标成为一场没有结局的政治大片,留下尴尬的残局。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经历了戏剧性的一周后,特朗普离他的贸易目标更近了吗?”

4月11日,BBC头条措辞看似客客气气,但实则阴阳怪气,说到底,答案不需要BBC明说——一场声势浩大的贸易征伐,最后却变成白宫自己拆台,匆忙救场的临时应急演出。

上周特朗普信誓旦旦地甩出“全球征税令”:统一10%基础关税,对60多个“重犯国家”加码惩罚,再对中国额外施压,构建一个以美国为轴心的“新贸易秩序”。然而短短几天后,白宫就自己撤回大半火力,对几乎所有国家暂停加税,徒留下自己站在舞台中央,继续一场满是看客的独角戏:虽然大家都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

这一周以来“震慑全球”的外交秀,沦为特朗普一个人在白宫里自导自演,他一边说“他们都来求我谈判”,一边拿着红色电话守株待兔;说是战略强硬,实则虚晃一枪;想制造胜利,结果连对手都懒得上桌陪他胡闹。

吹得再响的口号,也架不住现实抽脸抽得响。特朗普标榜的五大“宏图”,如今倒像是五块广告牌,全写着:“我翻车了。”

图片

目标一:“更好的贸易协议”?

特朗普声称,美国几十年来被“盟友和敌人”薅羊毛,如今他要拿回属于美国的一切。新关税政策因此一刀切,连带盟友一起砍。

效果呢?市场暴跌、盟友炸锅,白宫内部一片火烧屁股。于是才刚刚宣布,特朗普就开始“选择性收手”:除中国外,其他国家通通“宽限90天”。

嘴上说是战略回旋,实则是仓促应急。财政部长贝森特放出狠话,说已有“超过75个国家在求和”,但连一份谈判名单都拿不出来。特朗普则用一句“他们都在亲我屁股”搪塞所有问题,尴尬得像是小学老师在自夸有人喜欢他。

这哪是什么“压迫谈判”,分明是被现实反弹砸懵了,只好扯起一张时间表挡子弹。所谓“谈成更好的协议”,只剩一个“赶在90天内止血”的死命时钟。

目标二:“重振美国制造”?

特朗普承诺,要靠关税唤醒沉睡的美国产业,重新点燃“制造业之魂”。

问题是,制造业不是靠激情和口号启动的,而是靠稳定和预期。这边刚宣布加税,企业主还没算完成本,那边又暂停90天,一夜之间政策急转弯。搞生产的都懵了:你这是搞产业,还是搞情绪?

别说搬回工厂了,连投资都得踩刹车。企业不是赌徒,不会为了你一时热血,就把几十亿美元扔在不确定里。尤其是汽车、钢铁等行业,本该受益,现在也因为政策变脸过快,干脆选择“按兵不动”。

特朗普口口声声说要“超级充能美国产业”,结果就是制造业老板们统一表示:“您先把方向盘扶稳了再说吧。”

目标三:“对华强硬”?

唯一没被纳入90天豁免的,是中国。特朗普为了挽救面子,干脆把这场全球性关税战浓缩成“对华硬刚秀”。

白宫本想玩一招“围而不打”:让中国自己求和。他们甚至草拟了对话建议名单,指望北京来主动搭台。但中国的回应只有一句:谈,可以,平等来;威胁?不配。

于是特朗普只能守着电话,装作等人“低头”。而全世界看得一清二楚——你是没地方下台了,才指望中国来帮你兜底。搞了半天,这不是对华强硬,而是对华求援还不敢说出口。

孤立了盟友、得罪了市场,最后只剩一场失败外交剧,独角唱完,掌声全无。

目标四:“关税创收”?

特朗普曾夸下海口:10%的统一关税,十年能收2万亿美元,用来减税、还债、养经济,顺带还能送大家一个“财政奇迹”。

听起来诱人得很,实际却是:进口成本加上去,企业转嫁给消费者,最后美国人自己掏腰包替政府交税。根据税收基金会测算,这项政策第一年就会让普通美国家庭多花1253美元,最受伤的是低收入家庭。

根据《税收基金会》测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十年最多能带来2万亿美元的额外收入。但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国会刚刚通过一项大规模减税法案,预计未来10年将导致联邦收入减少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刚收一点,还不够填一个缺口。

更别提企业规避能力强,真正能收上的远没那么多。这种“靠加税自肥”的玩法,说好听是财政创新,说难听是竭泽而渔。

目标五:“物价要降”?

特朗普反复强调:只要本土制造回流,竞争加剧,价格自然会降。

这逻辑如果成立,那中世纪欧洲应该物资最便宜。现实是——进口贵了,本地商家涨价有底气,通胀不涨才怪。企业要活,就要转嫁成本;市场要平衡,就得压低选择;结果是,美国人越买越贵。

油价短期略跌,纯属市场担忧衰退后的自我调节,与政策毫无关系。而其他生活物资价格普遍上涨,制造业链条混乱,消费者苦不堪言。

特朗普把关税当成救命稻草,却没想到这根稻草连绳子都算不上。通胀是火,他却往里扔了一桶关税油。

特朗普的政治自残

特朗普自诩导演了一场“扭转世界秩序”的政治大片,想靠关税从经济到外交连破数局。结果拍到一半,就发现剧本塌了、演员跑了、观众退场了,只剩他自己还在说:“剧要高潮了!”

从“统治全球贸易”到“等中国回电话”,从“重振产业”到“自毁通胀”,这场戏终究没有收官,只有崩盘。

而最尴尬还在继续:一个把自己架上战车的人,现在连刹车都找不到。所谓“战略目标”,最终只剩一个现实标签——特朗普的政治自残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