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 迤萨镇:“招小商+稳就业”模式 幸福生活推门可见

    以 下 是 正 文  

                               

近年来,红河县迤萨镇以“招小商+稳就业”模式,盘活镇内闲置房屋、仓库等,改造为“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助力群众开启家门口就业的幸福生活。





政策引领小车间承载大民生

图片

技术老师示范操作方式。


为破解凹腰山社区闲散劳动力多、留守妇女就业难等问题,迤萨镇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发展思路,瞄准手工加工、服装缝制等低门槛产业,于3月5日—7日前往广西精准招商,引进美朗服饰有限公司,盘活社区闲置厂房1230平方米建成服装生产车间。服装生产车间已于3月27日开业,吸纳20余名社区居民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实现“下楼上班”“上楼回家”,既降低企业成本,又让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精准对接“一老一小”需求

图片

技术老师讲解串珠方法。


为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需求的劳动者,迤萨镇按“分层就业”模式,实现“年轻人进车间、老年人居家干、家门口有活干”。在勐兴社区引进串珠编织等来料加工订单,采取“企业发包+居家计件”模式,群众可免费领取材料,在家完成串珠加工等,月均收入1890元—2700元,目前已带动420余人实现灵活就业。“在家串珠也能赚钱,我手快的时候一天能挣80多元,还不耽误做饭接孩子,用自由的时间赚自由的钱!”勐兴社区居民60岁的王大姐笑着说。





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图片

群众在制衣厂车间。


为解决群众“想干不会干”的痛点,迤萨镇联合企业打造“培训—实操—上岗”全周期服务体系,由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授缝纫机操作、串珠技巧等技能,针对熟练工提升复杂版型裁剪、精品饰品设计等能力。“车间就在小区里,上下班5分钟就能到,还负责免费培训,直到学会就可以上工计件付费了,我本来还担心自己不会缝纫,工厂不要,现在我放心了!”凹腰山社区居民李大姐开心地说。


下一步,迤萨镇将深化“招小商+稳就业”模式,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有盼头”,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端稳“饭碗”,把“务工车间”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幸福引擎”!


来源:迤萨镇

 

编辑:杨天龙

一审:李桥升

二审:李智英

三审:张   爽

终审:陈勒伟

法律顾问:云南玺辰律师事务所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