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训练未来对华“战争”新模式,美防长考虑重启巴拿马军事部署

大陆半年内接管台湾?美军训练对华作战,中美决战进入倒计时?

据美国知名军事网站“1945”预测,大陆可能会在未来六个月内“接管”台湾。

美媒声称解放军可能采取三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第一种解放军军舰形成"钢索封锁链"切断台湾90%的粮食能源运输。

第二种是导弹雨摧毁防空系统后10万大军登陆。

第三种更是夸张到将战火烧向关岛、菲律宾的美军基地

笔者认为,美媒炒作的半年内接管台湾,完全是无稽之谈。

更离谱的是,美媒还在文章中声称台海冲突将导致2万"润人"偷渡美国,与墨西哥贩毒集团联手袭击德州电网。

这种把非法移民问题与台海局势强行挂钩的荒诞逻辑,暴露出某些势力试图转移国内矛盾的险恶用心。

观察今年的"海峡雷霆-2025A"联合军演,可以清晰看到解放军的战略思路。轰-6K挂载鹰击-21,5000公里打击半径显然不是为台岛准备。

这种"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部署,针对的是关岛和游弋在菲律宾海的美军航母战斗群。

图片

东部战区发布的"毁瘫"与"锁控"两张概念海报,实际上勾勒出现代化战争的完整链条:通过电子战瘫痪指挥系统,用精确制导武器摧毁关键节点,最后实施海空立体封锁。

这种"非接触式作战"理念,与美媒臆想的"人海战术、大军登陆"完全相悖。

解放军真想收台,根本用不着10万大军,看看福建沿海建设的"联合立体登陆训练场"就知道。

从垂直起降无人机到智能水陆两栖战车,从模块化浮桥系统到全地形机器人,这些装备展现的不仅是先进的军事科技实力,更是"首战即终战"的战略决心。

美国一直炒作的"盟友优势论"同样经不起推敲。日本自卫队现役主战装备中,F-15J战斗机完好率不足60%,苍龙级潜艇因锂电池问题半数趴窝,

菲律宾军队更是连像样的防空系统都没有。所谓的"第一岛链联盟",不过是纸糊的防线。

而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巴拿马的表演,更是暴露了美国的焦虑。

他表示,美国不想与中国开战。与中国的战争也绝非不可避免。我们不想以任何形式开战但将反击中国对该地区的“威胁和恶意影响。

图片

他继续扬言,巴拿马运河“是关键地带,必须由巴拿马和美国共同保卫,而不是中国”。

但当他说出"必须由美巴共同保卫运河"时,全然忘记1999年巴拿马就已经收回了运河主权。

面对如此荒唐要求,巴拿马把话讲的也很直白,“不可接受”四个字怼的美方哑口无言。

而对于赫格塞思抹黑中国的言论,我外交部直接驳斥:谁想控制巴拿马运河世人皆知,美国应该自己照照镜子,看看究竟是谁在威胁他国的主权安全与发展。

赫格塞思此次碰壁绝非偶然事件。从阿根廷拒绝加入"反华俱乐部",到巴西重启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拉美国家正用务实选择打破"美国后院"的陈旧叙事。

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在能源、基建、数字等领域的合作切实提升了当地民生福祉——这些实打实的成果,岂是几顶"威胁论"帽子就能抹杀的?

无独有偶,紧跟在美防长挑衅言论之后的,就传出美军着手训练“未来对华战争”新模式的消息。

图片

这两天,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参谋部主任博伊尔中将的一席话,揭开了五角大楼筹备"未来对华战争"的颠覆性调整:美军正在重构其持续数十年的军事训练体系,为重返亚太做准备。

与传统军演最大的不同在于,新体系要求太空部队的卫星在发现目标后,网络战部队立即实施电子压制,海军舰艇发射远程导弹的同时,空军战机群必须完成电磁频谱争夺。

这种"多维度联合作战"的设计思路,明显针对解放军近年构建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

同时,美军正在将"联盟作战"纳入核心战备体系。

今年"环太平洋军演"中出现的"多国联合指挥云",本质上是在构建针对中国的"军事区块链"。

日本自卫队的反导系统、澳大利亚的P-8A巡逻机、菲律宾的雷达站,都可能成为这个战争网络的节点。

值得警惕的是,美军首次将"远征作战"概念与人工智能指挥系统深度捆绑。

按照博伊尔的说法,未来部署在关岛、夏威夷的指挥中枢,要能实时协调横跨6000海里的作战单位。

博伊尔特别强调"远征作战"需要前沿基地支持,这解释了为何美军近期突然加快在帕劳、天宁岛等第二岛链要冲的基建。

图片

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正在扩建的弹药库,预计到2025年存储量将增加400%,足够支撑持续30天的高强度冲突。

这也意味着从南海到东海,从台海到巴士海峡,都可能被纳入其"一体化打击链条"。

不过,这套"未来对华作战"新模式存在根本性逻辑漏洞。

设想中动辄持续数月的跨战区联合作战,需要天文数字的后勤支撑。

以美国海军为例,要实现所谓"分布式海上作战",每支舰艇编队都需要配备2-3倍于现有规模的补给舰队。

而现实是,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仅有46艘现役补给舰,其中能跟上航母编队的快速补给舰不足15艘。

站在客观角度分析,美军的转型方向确有可取之处。全域联合作战、前瞻能力建设、实战化训练这些概念,本就是现代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为特定对手量身定做"的备战模式,本质上仍是零和思维的延续。

历史反复证明,把别国假想成敌人进行军事准备的国家,最终往往会被自己制造的"假想敌"反噬。

最后笔者想说:妥协退让换不来主权与尊重,只会让霸凌的气焰更加嚣张,对于霸权者,直接亮剑才是最好的方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