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点评 | 有形有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

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作为“六个行动”之一,将加强研究阐释和宣传展示,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让北疆文化更有知名度和吸引力。

图片舞蹈诗剧《敕勒川》演出剧照

2025年,呼和浩特将深入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用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持续推进“雕塑之城”建设。创作提升话剧《大青山》、舞剧《敕勒川》、晋剧《大漠春归》等一批精品剧目。为此,呼和浩特市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文艺项目、建立文艺创作基地,举办各类文艺创作培训班等,为文艺工作者搭建了广阔的创作平台。同时,积极推动文艺作品“走出去”,通过巡演、展览、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北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图片

4月8日,呼伦贝尔大草原品牌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推介“呼伦贝尔大草原”文化品牌、“融合之路”旅游文化品牌、“守望相助”党建文化品牌。呼伦贝尔市在打造呼伦贝尔大草原、冬运之城、油画之城等六张文化名片的同时,以“北疆文化”为核心,串联起红色、草原、农耕、森林和戍边五大文化标识,还积极实施北疆文化传播、文化标识打造等七大工程,推动北疆文化繁荣发展。

为有形有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有效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出台《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意见》。聚焦完善分配机制精准扶持文化文物单位开发彰显北疆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擦亮北疆文化品牌,让北疆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尧晔认为,要使北疆文化品牌更加响亮,除了积极开展文化创作展示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之外,还需从理论研究和体制机制等多方面支持,系统性地推进北疆文化提升行动。   

刘尧晔:今年以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开展,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各盟市积极开展各类文艺创作及展示活动,充分利用绘画、舞蹈、戏剧、文学等多种载体来展现多姿多彩的北疆文化。当然,北疆文化的发展所需要的不仅是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品质的提升。创作打动人心的文艺精品,也是其中要义所在。以戏剧为例,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最有影响力的舞剧《骑兵》《昭君》等作品,均是创作者不断在原有基础上改进打磨,并通过“走出去”的各类巡演,一方面展示北疆文化精品,一方面听取各地观众意见,让作品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实现质量的提升和内容的创新。唯有如此,才能让北疆文化脱颖而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响知名度。

在积极开展北疆文化创作展示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之外,系统性推进北疆文化提升行动也需要理论研究和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支持,具体来说,不仅要做深做实理论研究,深入研究阐释北疆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让研究成果为文艺创作提供智力支持,还要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增强政策保障。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会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8部门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意见》,正是这种政策保障的体现,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北疆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期待北疆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记者:武    婧、孙雪梅
编辑:冯佳妮
审核:常俊青
监制:和    岩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