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段长机制+科技赋能,破解山区铁路安全难题!十堰车务段实现安全生产4015天创纪录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赵连斗

截至2025年4月10日18时,湖北十堰车务段成功实现安全生产4015天,创下连续十年无安全责任事故的行业新纪录。这一成绩的取得,标志着该段在鄂西北复杂山区铁路安全管理领域探索出可复制的综合治理模式。

地处秦巴山区的十堰车务段,管辖襄渝铁路450公里线路,19个车站中有14个位于深山峡谷。由于历史原因,部分站区长期存在未封闭管理问题,自2008年襄渝复线开通以来,累计发生路外伤亡事故20余起,防撞停车事件年均超30起。2023年起,该段启动“安全屏障工程”,创新实施“双段长”路地联动机制,联合地方政府投入160万元专项资金,在黄家营、胡家营等5个重点站区新建拱涵3座、人行天桥2座,打通桥下便道1.2公里,彻底解决沿线6个村镇2.3万居民横穿铁路难题。

图片

“我们历时22个月完成襄渝线全封闭改造,2024年11月27日胡家营站最后300米防护网合龙,终结了持续17年的路外安全隐患。”该段负责人指着监控大屏介绍。数据显示,2024年该段开展路外安全宣传407场次,覆盖群众6.9万人次,整治安全环境问题18件,路外事故同比下降92%。

针对铁路夜间作业风险,该段自主研发“安全哨兵”系统,在19个车站部署智能巡检设备47套,运用CTC系统实时检索分析2.6万条作业数据。2024年通过视频抽查发现并纠正典型违章11起,考核管理人员240人次,连带追责金额达12万元。“零点至5点的夜班时段,系统每15分钟自动扫描作业画面,AI算法能识别打盹、违规操作等7类风险行为。”安全科负责人在演示系统时强调。

技术革新带来显著成效:全年查处“两违”问题同比下降38%,其中惯性违章减少67%。在十堰站运转车间,值班员张磊展示电子台账:“现在每班需完成12项标准动作确认,系统自动生成电子日志,漏项超时都会触发预警。”

图片

该段建立“三级连带考核”体系,将干部绩效与包保站点安全指标直接挂钩。2024年发布作风通报16期,曝光履职问题320件,管理人员人均夜查频次提升至每月4.8次。在武当山站公示栏,副站长刘明的考核单显示:因施工监管漏检被扣发季度奖15%,连带分管领导也被扣10%。

“安全不是管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该段负责人在安全分析会上表示。

统计显示,该段近三年安全投入年均增长24%,标准化作业达标率从82%提升至97%,干部现场检查覆盖率实现100%。目前,其安全管理经验已在武汉局集团公司推广,为山区铁路运营提供了新范本。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