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优化营商环境 奏响金融强音

图片

 在“三个年”活动推进下,甘泉县聚焦企业难点,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针对企业融资难,县政府主动对接金融机构,引入信贷融资担保机构,搭建银企担合作平台,创新担保模式,降低融资门槛,打破融资壁垒,让企业获得资金,重焕生机。






甘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呼彬:咱这笔贷款现在情况咋样?
甘泉甘美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 纪鹏:咱们目前这笔贷款3月21日到账的,到账了以后我们就及时购买了这个原始材料,四月初可能新产品就上市了。
图片
走进甘泉县工业园区的甘美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高端水生产线正忙碌运转。这家民营企业2024年完成产值2700多万元,但因缺实体抵押物,扩产资金一直没着落。甘泉县政府探索“采矿权抵押+金融支持”模式,通过政银企协同,帮助企业以采矿权作抵押成功融资400万元,实现了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有效转化。资金一到位,企业就采购原材料,高端水生产线投入使用,新产品马上上市,订单不断,发展前景向好。
甘泉甘美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 纪鹏:为我们融得了一笔400万元的贷款资金。目前,高端水生产线已投入使用,订单需求持续高涨,企业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同样,位于甘泉县桥镇乡刘老庄村的光伏项目也因资金难题陷入困境。该项目作为扶贫项目,总投资超1亿,县政府已投入4800万,仍缺口6000多万,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甘泉县政府深入研究政策法规,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最终为项目融到5000万元资金,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营,也确保了未来15年每年869万元,共计64个村子的分红款能够按时发放。
甘泉县能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伟:如果说是没有融下这个钱,那我们企业无法正常经营,那给64个村子里面的钱我们也就要通过其他渠道来解决了。通过这次把钱融下以后,我们企业能正常经营,给64个村子的分红钱,分每年869万,能分15年。
图片
与此同时,政府在走访调研过程中还发现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抵押物不足和银企信息不对称。为此,政府积极协调陕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甘泉县设立办事处。这一举措让甘泉洛河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小微企业受益,以往贷款需寻找不动产抵押,如今凭借设备采购合同和发票,通过融资担保公司与银行对接担保,顺利解决融资难题。
甘泉洛河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负责人 杨云虎:我们原来贷款都要找个人企业、民企或者是要用这个不动产抵押。咱们这个现在成立下这个融资担保公司,我们给一些设备给提供了这个采购合同,还有一些发票。然后融资担保公司以后直接和银行给我们进行担保以后,其实给我们作为小微企业来说就解决了一个大难事。
图片
据了解,2024年到今年4月,全县累计放款1.7亿元,涉及企业及农户161户。
甘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呼彬:下一步,我们也将深化合作,与更多的融资担保平台还有金融机构共同携手,扩大风险准备金。丰富我们的金融信贷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借数字化优化服务流程,强化金融产品推广。深入乡镇举办这个宣讲会,提高政策的知晓度,从而达到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目标。
(记者 白腾 编辑 崔春娥)

|刘亮
|

  | 

     | 白延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