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一小区供销楼经过长达五年的筹备,终于拿到加梯工程审批手续,但在动工后几天,邻楼业主却站出来反对,加梯又被搁置……
老楼加梯 动工几日后遭邻楼业主反对
南平延平区三元路的一栋老旧住宅,16户业主中超七成住户为70岁以上老年人。2020年业主们就开始筹备增设电梯,经过五年时间的协调准备,项目于2025年1月通过审批,但是2月正式动工后却遇邻楼业主反对。
针对加梯,相邻楼栋的业主提出了三个异议:加装电梯可能影响采光,妨碍日常通行,并阻碍化粪池清理作业。
加梯楼业主认为,即便加装电梯占据部分空间,通道最窄处仍达1.8米,足够电动自行车日常通行,且不影响化粪池清理作业。此外,反对加梯业主反映的部分内容在前期审批中也有提及,例如相关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报告》显示:增设电梯仅影响本幢建筑北侧日照,对西侧的相邻楼栋日照无影响。
多方争议并非新问题 此前曾协调过
关于相邻楼栋业主提出的反对意见,双方已经过多次协商。先前协商过的电梯方案经延平区自规局、延平区住建局、延平区城管局联合踏勘,最终才通过审批。
社区
我们确实有同意,后来也对供销楼加装电梯进行了公示,10天内都没有收到意见才盖了章。
住建局
当时我们汇总各部门意见后,在增设电梯的位置进行了公示,也有把社区盖章等意见反馈给相邻楼业主,程序都是依法依规的。
针对此事,法律人士分析,根据《民法典》规定,相邻权纠纷中,权利人应及时主张权益,若施工后重提老问题,确实不妥。
社区工作人员透露,目前争议焦点可能与补偿方案有关,他们目前还在开展调解工作,探索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民法典》第236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根据《民法典》第236条,加梯业主可向法院起诉相邻业主“排除妨害”。但根据过往案例来看,一场民事诉讼从立案、审理到执行,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例如,《帮帮团》曾关注的一个小区,历经三年诉讼,五次判决才正式施工。而另一个小区则经过长达5年诉讼4轮判决,在法院强制执行下,加梯工作才正式完工。
目前,对于加梯需求方来说,面临的是工期延长,资金冻结的压力以及老人们等不起的时间。据了解,此处最年长的居民已98岁。
走司法程序需要时间,高龄老人对电梯需求迫切。在此情形下,当地社区表示愿意继续帮忙调解。
加装电梯的难题,背后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同群体利益的复杂交织。讲情,论理,用法,破局需要多管齐下。记者在此也希望房管部门、属地街道和社区能够积极协调,做通反对方业主工作,让有需求居民尽早用上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