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说丨ATM Capital梁民俊:东南亚迎来黄金20年,中国企业再下南洋“三要三不要”

图片

解码出海新模式与下一个十年赛道

在全球经济版图上,东南亚已不再是传统的"后发市场",而是正在加速崛起的全球经济新引擎。


下南洋百年,中国企业重塑东南亚增长极

2025年某个凌晨,雅加达的极兔分拣中心灯火通明——这里的包裹处理峰值效率可达每秒500件以上,是UPS(国际快递四巨头之一)东南亚区的2.3倍。而掌控这套系统的,是一群说着中文的印尼工程师。

这种"中国资本+本地团队"的模式,正在重构延续百年的"下南洋"叙事。

1796年,福建茶商乘红头船抵达巴达维亚时,行囊里装的是茶叶和丝绸。1980年,华商家族在东南亚建起的,是成衣厂和橡胶园。而今天,中国企业带往这片土地的,是成熟的技术经验、算法和供应链。

如今,一大批中国企业在东南亚成功站稳脚跟。

电商巨头Shopee由华人创立,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字节跳动旗下的Tik Tok在东南亚迅猛扩张,成为跨境电商的重要增长点。极兔速递(J&T Express)从印尼起家,如今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快递物流公司之一...

而作为最早押注东南亚市场的中国投资机构之一,ATM Capital不仅是极兔速递的早期投资方,还深度参与了多个东南亚新经济企业的成长过程。其投资版图涵盖电商、物流、供应链等多个领域。

梁民俊,是ATM Capital的创始合伙人之一,2017年,ATM Capital作为首家中国背景专注投资东南亚的风投基金,深耕东南亚市场, 他曾说,东南亚机会不仅仅是Copy from China,他深耕东南亚市场近十年,常驻印尼,主导投资了东南亚头部母婴品牌Makuku等知名公司。

图片

ATM Capital联合创始人 梁民俊 在上海天使会发表演讲

那么,在全球格局深刻变动的当下,特别是中美竞争加剧、去风险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他如何看待东南亚市场未来的投资趋势演变?中国企业在东南亚这片土地可以捕获什么机会?

在天使科创营第二季度课程中,我们邀请到ATM Capital创始合伙人梁民俊,以他独特的视角剖析东南亚的发展格局、新消费市场的演变,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在这片市场立足并突围。


东南亚的独特地位: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缓冲地带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东南亚正崛起成为全球格局中的关键力量。作为深耕东南亚市场近十年的投资人,梁民俊对这片土地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指出,东盟是中国之外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

2024年东盟整体GDP已超过4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德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更值得注意的是,据IMF预测,到2027年,东盟将超越日本和德国,跃居全球第三。

这标志着东南亚正在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华丽转身。

图片

2024-2034年度GDP增长预测 来源:Nikkei Asia

在谈到中美博弈背景下的东南亚定位时,梁民俊用“缓冲地带”来形容其独特价值:东盟已连续五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这种平衡性反而使其在大国博弈中获得独特发展空间。东南亚不仅几乎没有受到大国博弈的负面影响,反而成为各大国都需要的缓冲地带,正迎来百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东南亚新消费崛起:步入中国2010-2015年发展阶段

当被问及东南亚消费市场的发展阶段时,梁民俊给出了与国内市场的对标:整体消费环境相当于中国2010-2015年,而数字经济则已达到中国2017-2018年的水平。当然,这只是粗略的对比,不同国家、不同行业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他特别强调,2024年东南亚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000亿美元,电商渗透率约20%,且未来五年有望翻倍。“但这绝非简单的‘Copy from China’。”梁民俊提醒道,“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商业逻辑。”

以印尼为例,这个占东南亚42%陆地面积、41%人口的经济体,人均GDP5000美元,正处于消费升级的关键期。

但印尼85%的人口是穆斯林,宗教因素必须纳入商业考量的核心。”梁民俊分享了一个案例:某中国电商平台因忽视清真认证要求,导致产品在印尼市场严重受阻。

图片

来源:ATM Capital


 得印尼者得东南亚

2017年,ATM Capital决定将总部设在印尼,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颇具前瞻性,就像下围棋,先手落子要抢占天元,印尼就是ATM Capital棋盘上的天元位置。

这个战略判断很快得到验证。在ATM Capital投资版图中,印尼成为了他们的战略高地。包括极兔速递、Y.O.U等的标杆案例都从印尼起家再打通到全球更多国家地区。

无论从陆地面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来看,印尼都是东南亚最大的市场。梁民俊分析道,“2.7亿人口分布在17000多个岛屿上,这种地理特性既造就了独特的商业壁垒,也孕育了惊人的创新活力,印尼人均GDP5000美元,相当于中国2011年的水平,居民整体购买力足以支撑大多数消费行业。”

“因此,想要在东南亚市场做大的企业,几乎都把印尼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和战略高地。 ”

一组淡马锡发布的数据印证了他的观点:2023年印尼电商交易额达到454万亿印尼盾1美元约合16036印尼盾),电子支付用户在过去三年增长了3倍。这些领域的发展轨迹,与十年前的中国如出一辙。

而提到硬科技领域在印尼的发展趋势,梁民俊认为,印尼以及东南亚各国主要还是跟随者

当硬科技产品在中美等先进市场验证并开始普及后,东南亚各国会快速跟上。例如,近几年中国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智能家居等科技类产品,在印尼也很受欢迎。


东南亚投资的挑战:企业最容易低估的风险

尽管东南亚市场充满机遇,但中国企业出海时仍面临诸多挑战。梁民俊强调,许多企业低估了以下三大风险:

1.PMF(产品市场匹配)风险:东南亚消费者的需求与中国市场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少中国企业直接照搬国内模式,导致产品难以被当地市场接受。

2.组织管理风险:东南亚文化与中国差异较大,部分中国企业因缺乏本地化管理经验,导致团队信任度低、执行力不足。

3.监管风险:除新加坡外,东南亚各国的政策法规往往不够透明,企业若忽视合规问题,可能遭遇政策障碍甚至处罚。

在印尼,宗教因素尤其关键。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国家,85%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尽管社会较为世俗化,但企业仍需重视清真认证、宗教习俗等细节,否则可能影响品牌形象和市场拓展。


未来十年,投资热点将如何转移?

展望未来五到十年,梁民俊认为两大趋势将主导全球投资格局:

1.中国背景的全球化企业崛起: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深耕,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将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崭露头角。

2.新兴市场成为增长引擎: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经济增速快、人口结构年轻,在消费升级、新能源、金融科技等领域具备巨大潜力。

基于此,梁民俊表示将继续关注东南亚及全球新兴市场的新经济机会,重点挖掘具备全球化潜力的中国企业,并陪伴其成长。


中国创业者出海东南亚的三要三不要

过去八年,梁民俊见证了众多中国创业者在东南亚的成功与失败,并总结出三要三不要原则,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1.要有长线思维,不要只想着赚快钱
东南亚市场需要时间培育,短期投机思维往往导致失败,唯有长期深耕才能建立品牌壁垒。

2.肉身出海,不要纸上谈兵
创业者必须深入当地市场,理解消费者习惯、政策环境和竞争格局,而非仅靠远程决策。

3.要本地化运营,不要遥控指挥
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本地化团队,必须赋予当地团队足够的决策权,才能真正扎根市场。

梁民俊强调,东南亚市场虽充满机遇,但只有尊重本地市场规律、坚持长期主义的创业者,才能最终胜出。


再下南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蓝海

在全球经济版图上,东南亚已不再是传统的后发市场,而是正在加速崛起的全球经济新引擎。

正如梁民俊在采访中所言:今天的东南亚正迎来百年难得的发展机遇,这里既有中国2010-2015年消费升级的黄金窗口,又具备独特的区域优势和人口红利。

回顾中国消费市场在2010-2020年间经历的爆发式增长,十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7万亿元增长到39.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1%

如今东南亚地区中产阶级的快速扩张,也带动了消费市场的迅速扩容——过去十年,东盟国家GDP年均增长5%以上,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数字经济规模更是从2019年的360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3000亿美元,电商渗透率已达20%

乘坐时光机,带着中国经验和资源,深入东南亚本地,把握东南亚未来二十年高速发展的红利!梁民俊用这个充满未来感的表述,描绘了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的独特优势。

而随着RCEP深入实施,东南亚市场正迎来又一轮发展机遇。在这片拥有6.7亿人口的热土上,既有印尼这样GDP1.4万亿美元的巨型市场,也有越南、菲律宾等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正如中国消费黄金十年培育出阿里巴巴、美团等巨头,东南亚市场正在孕育属于这个时代的商业传奇。

如梁民俊所说,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但那些愿意深耕本地市场、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的企业,必将在这片'蓝海'中获得丰厚回报。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是对中国消费黄金十年经验的传承,更是在新市场环境下商业智慧的升级考验。

参考:

QYResearch:东南亚数据中心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2024

淡马锡:2024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

 - 热门视频 -  

  - 推荐阅读 -  

【每日钱潮】:穿透今日市场,把握天使轮融资趋势
【亏钱指南】:学会优雅地亏钱 才能更好地赚钱
【科创研报】:独家解码 行业趋势
《每日天使》专注于天使投资服务,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