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俄乌还没打完,那边俄罗斯造船厂又传出消息:一艘排水量3万吨的准航母已经“初具雏形”。俄军秘密建造的这艘战舰,有哪些特殊之处?又将用于哪些作战场景中?
据外媒报道,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扎利夫造船厂内,俄军一艘巨型战舰已经开始安装飞行甲板,进展颇为顺利。据专家分析,该战舰或为俄罗斯的23900型两栖攻击舰——伊万·罗戈夫号,象征着俄罗斯当前的最高工业水平。
【俄军的23900型两栖攻击舰——伊万·罗戈夫号】
俄罗斯一边打仗一边抓紧扩充海军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战舰标准排水量约3万吨,满排超过4万吨,可搭载上千名士兵,数十辆战车以及十多架直升机,符合广义的“准航母”标准,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从俄乌开战至今,这艘战舰的建造进度基本没有中断过,甚至从一年前开始还加快了速度。
这反映出尽管俄罗斯正面临俄乌冲突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其军工体系仍然展现出较强的韧性,23900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速度加快,表明俄罗斯在极端条件下仍能调动资源支持关键国防项目。
并且这艘战舰的建造被赋予了很高的优先级,说明俄罗斯高层清楚认识到海军现代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黑海舰队逐渐衰弱的情况下,急需一款能够提升两栖作战能力的装备。
当然,相比于我国的造舰速度,俄方的这个进度属实有些缓慢了,但能够在战争期间同时推进大型舰艇建造,对于资源有限的俄罗斯军工来说,已经实属不易。
这让人不得不感慨,虽然整体呈现衰落迹象,但俄罗斯海军这些年来也在努力发展,该型两栖攻击舰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俄罗斯在舰船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尤其是在两栖作战平台方面的能力。
【俄罗斯海军急需提升实力】
俄罗斯准备好应对新的潜在冲突
有人可能会好奇,这艘两栖舰显然不适用于俄乌战场,因为俄乌冲突主要发生在陆地边境地区,双方并无大规模海上作战需求,到底是什么在催促俄军,加速建造一艘现在用不到的战舰呢?
显然俄方早已认识到,就算能够结束俄乌冲突,俄罗斯的麻烦也不会就此结束,换句话说,俄方真正的潜在对手,是虎视眈眈的北约国家。
俄军可能发现,在与北约的潜在冲突中,俄军目前缺乏现代化的两栖作战平台,许多老旧舰艇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战争需求。
而23900型两栖攻击舰具备强大的投送能力和多功能性,适合在更广泛的战场上发挥作用,将成为填补这一空白的重要力量,主要用于未来的区域冲突或海外行动。
此外,俄罗斯也要尽早为战后的经济恢复做打算,而维持各大航道的安全就是其中的关键,23900型两栖攻击舰还可能用于展示俄罗斯的军事存在,支持其在地中海、中东等地的利益诉求。
【俄军的新型两栖舰与中美同类战舰有一定的差距】
俄军的两栖攻击舰面临巨大风险
总体而言,这艘新型登陆舰,反映了俄罗斯在舰艇设计、建造上,有着一定的基础,尤其是采用模块化建造方式,缩短了工期并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也是为什么该型舰艇在建造进度上表现不错的原因之一。
但与此同时,相较于中美等国的同类型战舰,23900项目在动力系统、电子设备、防空能力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再加上受到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国防预算不足,也难以获取某些关键零部件和技术支持,这对今后舰艇的性能和建造进度,都是不小的挑战。
而更严重的是,既然俄军如此看重这艘战舰的潜力,还在与其交手的乌军必然不会放过给俄方添堵的机会。
【北约海军演习】
特别是该舰在克里米亚附近的造船厂建造,而这一地区距离前线较近,容易受到无人机、导弹甚至特种部队的袭击。
再加上战舰建造过程中,处于半成品状态时最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延期甚至失败。
因此,俄军若真想让这艘战舰顺利下水,不仅要在项目管理上多下功夫,还必须严加防范乌克兰及其盟友任何形式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