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Google加码MCP,推出A2A

AI划重点 · 全文约1853字,阅读需6分钟

1.谷歌在Google Cloud Next 2025大会上推出A2A协议,定义智能体交互标准,旨在让不同框架和供应商的Agent实现直接对话和协作。

2.A2A协议具有无缝Agent协作、企业Agent集成简化、支持企业核心要求等特点,与MCP协议互补。

3.MCP协议用于Agent与外部工具、API、资源之间的交互,而A2A协议用于Agent与Agent之间的交互。

4.谷歌ADK支持MCP工具,使得大量MCP服务器可与智能体配合使用。

5.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A2A协议的商业价值将极大提升,推动整个智能体生态快速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内容简介  

谷歌推出A2A,定义Agent交互标准



(1)A2A介绍



4月10日,Google Cloud Next 2025大会上,谷歌开源首个标准智能体交互协议 —— Agent2Agent Protocol(简称A2A),让AI代理彼此直接对话、协同工作的协议,标志着智能体交互领域的一大突破。

图片


    (2)A2A特点


    要点

    • 无缝Agent协作 :为不同框架和供应商构建的自主、不透明Agent引入标准协议,便于相互有效通信和协作,解决Agent缺乏协作的问题。
    • 企业Agent集成简化 :直接将智能Agent集成到企业应用程序中,使企业充分利用Agent功能。
    • 支持企业核心要求 :企业级Agent生态系统核心功能,包括:功能发现、用户体验协商、任务和状态管理以及安全协作。

    图片

    (3)MCP vs A2A

    2024年12月,Anthropic 推出开放协议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 , 像 AI 应用的 USB-C 接口,为 AI 模型与不同数据源和工具的整合提供标准方式,使LLM安全有序地访问本地或远程资源。

    那么,A2A与MCP有什么区别?二者互补

    • MCP 用于 Agent 与外部 Tool、API、资源之间的交互

    • A2A 用于 Agent 与 Agent 之间的交互图片

    MCP 用于工具和资源

      • 将智能体与结构化输入/输出的工具、应用程序接口(APIs)和资源连接起来。
      • 谷歌ADK支持MCP工具,使得大量MCP服务器可与智能体配合使用
    A2A: 智能体间协作
      • 不同智能体之间无需共享内存、资源和工具即可进行动态、多模态通信。
      • 社区推动的开放标准。
      • 使用谷歌ADK、LangGraph、Crew.AI 可获取相关示例


    (4)A2A 原理


    设计初衷:

    • 让不同来源、厂商的Agent 互相理解、协作。
    • 这里的Agent可以是各自的“黑盒”Agent。
    图片

    A2A 开放协议 为Agent提供标准协作方式,与底层框架或供应商无关。

    谷歌设计A2A时,遵循五个关键原则:

    • 拥抱智能体能力: 即使不共享内存、工具和上下文时,
      Agent依然能以自然、非结构化方式协作。谷歌云正在实现真正的多智能体,而不只是“工具”。
    • 基于现有标准构建: 协议建立在现有标准上,包括HTTP、SSE、JSON-RPC,更容易与企业日常现有IT堆栈集成。
    • 默认安全: A2A支持企业级身份验证和授权,发布时与OpenAPI的身份验证方案保持同等水平。
    • 支持长时间运行任务: 支持各种场景,从快速完成任务到可能数小时甚至数天(当有人类参与时)的深度搜索。A2A向用户提供实时反馈、通知和状态更新。
    • 模态无关A2A支持各种模态,包括音频和视频流,不限于文本。


    一旦采用A2A,不同供应商和框架的Agent,就像众多小国家加入自由贸易区,用共同语言交流、无缝协作,联手完成单个Agent难以独立完成的复杂工作流程。

    堪称Agent世界里的“WTO”:消减各国间关税壁垒,此处@特朗普

    图片

    A2A促进了“客户端”智能体和“远程”智能体之间的通信。

    客户端智能体负责制定和传达任务,而远程智能体采取行动,尝试提供正确的信息或行动。

    图片

    这种交互涉及的关键能力:

    • 能力发现: 智能体可以使用JSON格式的“智能体卡片(Agent Card)”来宣传其能力,允许客户端智能体识别能够执行任务的最佳智能体,并利用A2A与远程智能体通信。
    • 任务管理: 客户端和远程智能体之间的通信面向任务完成,智能体在其中努力满足最终用户的请求。这个“任务”对象由协议定义并具有生命周期。它可以立即完成,或者对于长时间运行的任务,每个智能体可以进行通信以就完成任务的最新状态保持同步。任务的输出被称为“工件(artifact)”。
    • 协作: 智能体可以相互发送消息以传达上下文、回复、工件或用户指令。
    • 用户体验协商: 每条消息包含“部分(parts)”,完全成型的内容片段,如生成图像。每个部分都有指定内容类型,允许客户端和远程智能体协商所需的正确格式,并明确包括用户UI能力的协商——例如,iframes、视频、Web表单等。


    (5)A2A生态

    A2A协议将打破系统孤岛,对智能体的能力、跨平台、执行效率产生质的改变

    • 支持 Atlassian、Box、Cohere、Intuit、Langchain、MongoDB、PayPal、Salesforce、SAP、ServiceNow、UKG和Workday 等主流企业应用平台。
    • A2A协议类似谷歌当年牵头80多家企业共同开发安卓系统,首批就有50多家著名企业加入。


    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A2A商业价值将极大提升,并推动整个智能体生态快速发展。

    谷歌还效仿 OpenAI 开源了Agent开发套件ADK、内部测试工具AgentEngine以及新的Agent市场等。

    可见,谷歌野心勃勃,想成为Agent世界里的标准制定者。

    图片

    (注:我信你个鬼,近期安卓也成政治工具,安卓开源项目AOSP转为闭源



    附录


    资料

    • 文档:https://google.github.io/A2A

    • 官方介绍:https://developers.googleblog.com/en/a2a-a-new-era-of-agent-interoper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