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消金领85万元罚单,业绩增长与合规该如何平衡?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41字,阅读需4分钟

1.中邮消费金融因未充分披露合作类产品信息、贷后管理不到位被处以85万元罚款,时任高管被警告。

2.2024年,中邮消金实现营业收入75.41亿元,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

3.然而,中邮消金多次被罚,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够完善,累计投诉量高达1500条。

4.另一方面,中邮消金不良贷款率逐年攀升,抗风险能力逐年下滑,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3.16%。

5.为应对挑战,中邮消金需加强内控管理,提高消费者权益保障,同时处置不良资产以压降不良贷款率。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4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金”)因未充分披露合作类产品信息,贷后管理不到位、部分消费贷款被挪用被处以85万元罚款。

时任中邮消金市场协同部副总经理李远鑫、市场协同部产品运营专家丁梓恒均因未充分披露合作类产品信息被警告;时任营运管理部总经理涂清因贷后管理不到位,部分消费贷款被挪用被警告。

此前,邮储银行披露的2024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中邮消金实现营业收入75.41亿元,实现净利润8.04亿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9.52亿元、净利润5.22亿元。

一边是合规问题,一边是增长的业绩,如何平衡二者成为中邮消金的难题。

屡次被罚,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够完善

这并不是中邮消金第一次被罚。2024年7月,中邮消金便因违反征信异议处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处以78万元的罚款。2021年,中邮消金因贷后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原广东银保监局罚款50万元。

此类合规问题是消费金融公司的顽疾,特别是违反征信异议处理规定这一违法行为,不仅反映出了内控失守,同时也显示出中邮消金消费者权益保障不足。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违反征信异议处理规定的”行为包括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未按规定核查和处理异议信息、逾期不删除个人不良信息以及未按规定处理异议或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等。这与消费者权益息息相关。

中邮消金面向下沉市场,长尾客户是主要消费者群体,抗风险能力差,因此更容易遭遇暴力催收或征信等问题。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中邮消金累计投诉量高达1500条。

4月2日,一名消费者投诉称,本人用中邮消费金融-邮你贷近两年,其间从未逾期过,这个月一直跑医院资金难以周转,十号发工资能立马还上。期间中邮消金催收一直打电话,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要求停止骚扰。

3月31日,一名消费者投诉称,其于2024年4月25日,在拍拍贷平台借款68500元,分3期还款,每期应还23012元。截至7月25日,已按时还款46024元。然而,7月27日担保公司突然代偿,该消费者未收到任何通知。该消费者表示,按国家规定,借款人逾期90天后担保公司才能代偿,而消费者本人仅逾期2天担保公司就代偿了。担保公司代偿后,该消费者征信显示7月27日已结清,这并非其正常还款导致,而是担保公司违规操作,严重影响其征信。

随着监管部门对消金公司合规建设越来越重视,中邮消金也应当加强内控管理。

不良率高涨,抗风险能力弱化

长尾客户带来的不仅仅是合规问题,中邮消金的资产质量也在面临考验。

2024年7月,中邮消金发布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并披露了公司近三年的业绩和资产质量状况。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中邮消金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1%、3.07%和3.16%,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00.67%、261.03%和262.28%,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4%、10.51%和10.94%,各期核销不良贷款22.59亿元、39.32亿元和43.42亿元。

上述数据表明,中邮消金的不良率与核销的不良贷款逐年攀升,而抗风险能力却逐年下滑。

2024年5月和11月,中邮消金发布了两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转让的总本息金额为11.88亿元。2024年12月,中邮消金发布了2024年第3-6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公告。该四期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高达71.72亿元,起拍总额为1.52亿元,平均折扣率为0.2折。

密集处置不良资产能否压降中邮消金不良贷款率有待进一步信息披露。高速增长的中邮消金仍要不少难题需要解决。(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