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等级偏高!大连一医院每天接诊近百人……

打喷嚏、流眼泪、鼻子发痒
……
过敏的人苦不堪言


日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过敏(变态)反应科对大连的花粉浓度检测显示,大连花粉浓度212粒/千平方毫米,浓度等级偏高,主要致敏花粉为杨树、榆树、木樨科。


图片


大连春季花粉季已经来临


最近几天,大医二院过敏门诊日门诊量近百人。根据往年经验,大连春季花粉过敏患者就诊量四月份中旬起逐渐增加,一般会持续一个月左右。

大医二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主任邓珊介绍,花粉过敏又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或花粉症,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植物花粉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当过敏体质者吸入或接触花粉颗粒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花粉识别为“入侵者”,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引发鼻、眼、呼吸道等部位的过敏症状。

过敏不可“轻敌”


对于严重的花粉过敏患者而言,伤害可不仅仅是打喷嚏流眼泪了,有些患者可能引发严重哮喘,有生命危险。33岁的赵先生(化姓)因清明节期间上山扫墓,在树木丛中突然哮喘发作呼吸困难,好在家人意识到他是过敏所致,立刻把他背下山在车里用了常备的激素吸入剂,这才症状缓解。

医生还曾经接诊过一名小学生,每次秋季开学在学校待上一天多就会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每次都需要到急诊就诊,花粉季结束后他就不会再发作。后来检查发现,他是秋季花粉(蒿)过敏,由于学校周围蒿草特别多,花粉浓度更高,他表现出来的症状更重。现在他正在做蒿的规律脱敏治疗

春季花粉过敏元凶主要是树


自然界中的众多植物,对于过敏一族到底要躲避哪些花花草草呢?其实,让大家疯狂打喷嚏的主要是树而不是花。

在大连,引起春季花粉过敏元凶主要是柏树、杨树、桦树、梧桐、柳树、榆树及松树等树木花粉。而秋季主要为蒿、葎草豚草等草类花粉。 
    
自然界中的植物根据花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两种。风媒花通过风力播散花粉,一般无鲜艳的颜色,且没有香味,花粉颗粒轻盈、数量多、花期长,易于飘散,比PM2.5还小,能钻进鼻孔、黏在睫毛、甚至潜伏在头发里,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是引起花粉过敏的主要“元凶”。

虫媒花颜色较鲜艳,一般花冠大而显著,有黏性,如玫瑰、牡丹等,此类花粉容易黏附在蜜蜂、蝴蝶等昆虫身上传播,一般不会引起花粉过敏。

这些症状赶紧自查


如果你在花粉播散季节(大连地区4月-5月),反复出现以下症状,而季节过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且每年基本都在同一时间发作,那么,你很可能就是花粉过敏!

● 反复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

● 眼睛红肿、发痒、流泪;

● 面部或暴露部位出现红斑、荨麻疹、瘙痒等;

 ● 严重时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

花粉季生活指南


花粉过敏人群要知道这些“冷知识”:


晴天比雨天更危险(下雨反而能“镇压”花粉);


● 花粉浓度高的日子建议避免外出(安全又省钱);


● 别怪鲜花,真正诱发过敏的是树和草的花粉。


物理防御


外出开启“全副武装”模式:出门戴防花粉口罩、眼镜,涂抹花粉阻隔剂。

口罩使用N95最佳,普通医用口罩能挡70%花粉,专业防花粉口罩效果更佳;护目镜选择防风镜更佳;出门可以穿光滑面料的外套(风衣/冲锋衣),进门先抖三抖。

上午10点-下午5点(花粉高峰期),门窗紧闭,空调开内循环;回家后外衣反折收纳,此外还要进行全面清洗,要洗脸、冲洗鼻腔。

注意:别在户外晾衣服,否则将会收获一件“花粉衣”。

用药小贴士


口服抗组胺药:可以减轻发痒、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但易引起困倦。

抗组胺滴眼液:可缓解眼部瘙痒或异物感。

鼻喷激素:局部使用更安全,每天使用效果最佳,连用数日才能起效,对鼻塞和鼻后滴漏的效果较好!

洗鼻: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冲走过敏原还能收获通透感。

生物制剂:若上述治疗后症状仍反复发作,可选择我们最后的“杀手锏”:抗IgE单抗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可通过阻断致病抗体IgE与花粉过敏原的结合从而减少过敏炎症介质的释放,大大减轻过敏症状!

脱敏治疗


对于部分花粉过敏,在花粉季结束后可考虑做脱敏治疗,可达到根治效果。

这个用药误区很多人都有


邓珊主任介绍,由于鼻塞是困扰鼻炎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很多患者为了缓解鼻塞,会去药店或网上购买一些鼻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赛洛唑啉、萘甲唑啉等),这些药物可对鼻塞获得良好临床效果,但不正确使用或滥用则容易发生药物性鼻炎,甚至其他不良反应。比如,这种药物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间断使用不超过14天,但门诊遇到有些患者一用就小半年,甚至常年使用,危害非常大。因此,医生不建议从网上或药店自行购买和使用打着各种噱头的喷鼻剂、滴鼻剂、鼻用膏剂,如“日本佐藤鼻炎喷雾”(也是一种减充血剂)等,以免发生药物性鼻炎。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巴颖

编辑:大龙

美编:王蕊

校对:魏红

责编:小王

主编:鲁菲

监制:穆军 侯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