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英雄一跃壮山河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光阴流转,硝烟散尽,但历史的回响依然激荡在民族记忆深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

清明之际,人民日报记者探访这4处抗战英烈纪念设施,重温英烈的抗战事迹,讲述各界赓续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故事,凝聚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图片

□人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

河北易县狼牙山,连绵的高峰耸立入天,状若狼牙,峥嵘险峻。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地区是晋察冀边区的北大门。

记者来到海拔1000余米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下,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在阻击日寇的战斗中,为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共产党员、班长马宝玉等5位八路军英雄,从这里纵身跃下……”纪念塔下,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长李芳手指不远处的小莲花峰,向参观者介绍。

1941年9月25日,3500余名日伪军向狼牙山地区发起进攻,形势危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的5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为了拖住敌人,保证大部队安全转移,利用狼牙山地势险要的有利条件,经过5小时激战,将敌人引至大部队撤离的相反方向。

面对步步紧逼的日伪军,5位战士无所畏惧,英勇地跳下了数十丈深的悬崖。“他们英勇顽强、血战到底的英雄事迹,体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李芳说。

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展厅内,一块块展板、一件件老物件让这段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再现人们眼前。“去年11月,我们启动了陈列馆展陈改造提升工程,将扩大展陈面积,运用数字技术等丰富展陈内容,进一步讲好‘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传承好红色基因。”易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丁浩介绍,改造后的展陈预计于7月前向公众开放。

致 敬

“我们将身边的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创办了威风锣鼓、红色合唱团等多个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的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易县狼牙山红军学校校长许银刚说。

“狼牙山,英雄的山,狼牙山,红色的山,五壮士,美名传,铮铮铁骨震敌胆!”下午4点,狼牙山脚下,易县狼牙山红军学校操场上,锣鼓声响彻云霄。百余名学生喊着激昂的口号,踏着鼓点变换队形,朝气蓬勃。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姚琳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