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EBMT中国之声丨吴小津教授:咽部肠杆菌定植筛查革新allo-HSCT预后管理

图片

编者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感染及并发症仍是临床难点。传统定植菌筛查方法(如培养法)因灵敏度低、周期长,对感染风险的预测能力有限。在第51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年会(EBMT 2025)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小津教授团队在“细菌和真菌感染”环节口头报告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该研究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评估了口咽部肠杆菌定植对allo-HSCT预后的影响,为优化筛查策略提供了关键证据。我们有幸现场对话吴小津教授,深入探讨该研究对高危患者分层管理及个体化干预的实践意义。

研究简介

摘要号:OS16-0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口咽部肠杆菌定植作为风险因素的前瞻性临床分析

定植菌筛查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常规程序,对于预测感染风险至关重要。然而,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长且灵敏度低。尽管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实用性仍存在争议,而且其在咽部定植筛查中的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评估。

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单中心接受allo-HSCT的128例患者(注册号:ChiCTR2300069430)。所有患者在预处理前接受咽部和直肠拭子检测。除传统培养法外,咽拭子样本还通过mNGS进行分析。

主要结果:

  • 128例allo-HSCT患者中,传统培养方法检测的咽部和直肠定植率为15.6%,其中肠杆菌定植率为11.7%。mNGS(排除病毒后)检测的咽部定植率为49.2%,其中肠杆菌定植率为18%。mNGS的咽部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培养(49.2% vs. 8.6%;P<0.001)。

  • 通过培养和mNGS两种检测方法发现,有定植和无定植的患者在治疗结局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mNGS检测到肠杆菌定植的患者并发症风险更高:血流感染(BSI)(39.1% vs. 19.0%;P=0.034)、静脉闭塞病(VOD)或血栓性微血管病(TMA)(17.4% vs. 8.5%;P=0.04),血小板植入也有延迟趋势(P=0.08)。此外,肠杆菌定植患者的总生存(OS)率更低(P=0.009)、非复发性死亡(NRM)率更高(P=0.0037)、无进展生存期(PFS)更短(P=0.0046)。

  • 多因素分析表明,肠杆菌定植是NRM(HR 3.08,95%CI:1.16~8.17,P=0.024)、OS(HR 3.18,95%CI:1.12~9.03,P=0.030)和PFS(HR 3.35,95%CI:1.30~9.33,P=0.021)的独立风险因素。

  • 尽管只有5例患者咽部存在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定植,但这些患者的血小板植入显著延迟(P=0.018)、BSI发生率更高(P<0.001),且OS(P=0.002)、NRM(P=0.00015)和PFS(P=0.00095)更差。

表1. 128例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

特征

病例数(n=128)

男性比例(%)

64 (50.0)

年龄(中位数[IQR])

44.00 (30.00, 53.00)

基础疾病(%)

AA/PNH/AA-PNH

ALL

AML

淋巴瘤

MDS

MPAL

其他

20 (15.6)

15 (11.7)

53 (41.4)

4 (3.1)

26 (20.3)

5 (3.9)

5 (3.9)

HCT-CI(中位数[IQR])

1.00 (1.00, 2.00)

确诊至移植天数(中位数[IQR])

167.00 (94.95, 342.00)

化疗次数(中位数[IQR])

3.71 (1.75, 5.00)

HLA抗体阳性(%)

45 (35.2)

供者类型(%)

单倍体

MMUD

MSD

MUD

90 (70.3)

22 (17.2)

8 (6.3)

8 (6.3)

ABO血型相容性(%)

64 (50.0)

移植来源(%)

PB

PB+BM

UCB

113 (88.3)

2 (1.6)

13 (10.1)

ATG使用(%)

115 (89.8)

脐带血使用(%)

57 (44.5)

MNC(10E8/kg,中位数[IQR])

14.05 (8.86, 18.53)

CD34+(10E6/kg,中位数[IQR])

5.79 (3.86, 7.83)

CD3+(10E6/kg,中位数[IQR])

1.82 (1.45, 2.09)

IQR:四分位距;AA:再生障碍性贫血;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急性髓系白血病;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PAL: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HCT-CI: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指数;HLA:人类白细胞抗原;MMUD:不全相合非亲缘供者;MSD:配型全相合同胞供者;MUD:全相合非亲缘供者;PB:外周血;BM:骨髓;UCB:脐带血;MNC:单核细胞。

结论:mNGS筛查咽部定植对预测移植结局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临床医生需重点关注咽部肠杆菌或CRE定植患者,并加强监测。

研究者说

01

《感染医线》:您的研究指出,移植前咽部肠杆菌定植是allo-HSCT患者的独立风险因素。您认为这一发现对移植前筛查和预处理策略有何指导意义?

吴小津教授:在EBMT大会上,我们展示了一项关于咽部肠杆菌定植对allo-HSCT患者预后影响的前瞻性研究。当前临床多通过肛拭子筛查肠杆菌目细菌定植,但我们的研究发现:咽拭子mNGS检测到肠杆菌定植的患者并发症风险更高,包括BSI、VOD及TMA风险增加。尽管咽部CRE定植检出率较低(5/128),却与移植后并发症显著相关——包括血小板植入显著延迟(P=0.018)、BSI发生率更高(P<0.001),且患者的OS(P=0.002)、NRM(P=0.00015)和PFS(P=0.00095)更差。这些发现提示,在未来在移植前筛查中,除常规肛拭子检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咽部mNGS检测及早发现高危患者人群,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生存结局。

图片

图1. 基于移植前口咽部mNGS检测的肠杆菌定植组与非定植组患者移植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比较

02

《感染医线》:您的研究发现,肠杆菌定植患者的移植后BSI、VOD和TMA发生率显著升高。结合您的临床经验,您认为如何通过早期干预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

吴小津教授:耐药肠杆菌定植患者大多存在移植前严重感染史,其整体状态通常较无定植者更差。对于此类患者需进行全面评估,并在移植前优化预处理方案(如调整化疗强度及减少黏膜损伤),以降低BSI及血栓性病变风险。此外,针对定植菌的早期干预(如预防性抗菌治疗)以及加强免疫调节管理,可进一步减少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实践中,个体化预处理策略的制定对改善高危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3

《感染医线》:在您的研究中,mNGS检测出的肠杆菌定植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您认为mNGS是否应成为移植前筛查的常规手段?

吴小津教授:在我们的前瞻性研究中,通过咽拭子mNGS检测出的肠杆菌定植与移植后并发症风险增加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然而,考虑到mNGS检测费用较高,若直接作为常规筛查手段,可能会增加整体患者人群的经济负担。因此建议:

  • 靶向筛查:通过扩大样本量的研究,筛选出具有临床意义的定植菌。

  • 技术优化: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或靶向二代测序(tNGS)等成本较低的方法进行检测,以降低费用。

  • 分层应用: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这些更经济的技术进行筛查,从而在不增加过多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有效识别高风险人群。

通过上述策略,可以在保留技术优势的同时,降低筛查成本,使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Yuqi Zhang, Yuhang Wang, Jianrong Ge, Xiaojin Wu. PRE-TRANSPLANT OROPHARYNGEAL ENTEROBACTER COLONIZATION AS A RISK FACTOR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 P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EBMT 2025; Abstract OS16-02.

图片

吴小津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协会感染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血液病数字诊疗专委会常委

全国微移植和细胞治疗组委员

中国输血协会细胞治疗专业委员

中华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委员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333工程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科教兴卫青年重点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江苏省社会发展重点课题1项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苏州市科技进步奖和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

擅长各种血液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并发症处理,独立完成各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超过1000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