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东河区:解锁银龄学员的“青春密码”

当春日的暖阳轻柔地洒落在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老年大学的校园里,为这座知识的殿堂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教室里,书法社的老先生们正凝神静气,提笔挥毫,宣纸上的墨迹如行云流水般舒展;隔壁歌唱班里,悠扬的歌声婉转飘荡;而另一侧的画室里,学员们手持画笔,在画布上精心描绘着心中的绚丽世界。这里,是专属于老年人的知识殿堂和银铃学子追梦的乐园。

据包头市东河区老年大学教委会张丽英介绍,学校目前开设了17个专业、31个教学班,每年招收学员500多名。学校有两个教学场地,能同时容纳上百人上课。这里,舞蹈室、多媒体教室这些设施一应俱全。

老年大学的课程丰富多样,涵盖传统与现代多个领域。既有书法、绘画、声乐、舞蹈等传统课程,也有摄影、钢琴、电吹管等紧跟时代潮流的课程,充分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兴趣需求。

包头市东河区老年大学创办于1990年,是全区最早成立的老年大学之一。学校一直坚持“弘德、博学、修身、乐为”的理念,课程设置丰富,师资队伍德才兼备,教学质量优良,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多学制的教育教学体系,办学成果丰硕。特别是2023年,东河区老年大学艺术团混声合唱在首届中国·包头黄河合唱节中荣获银奖。

“年轻的时候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退休后突然闲下来,心里空落落的。每天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打扫卫生,日子久了,总觉得生活单调乏味。”回忆刚退休时的状态,65岁的王利平无限感慨,“但是自从进了老年大学,学会了声乐,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每天过得特别充实。”

在老年大学,像王利平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在这里拓展了社交圈,告别了退休后的沉闷生活,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年近七旬的周文亚是一位书法爱好者,那一幅幅遒劲有力的楷书作品,满是他对书法的热爱。他表示,刚开始学的时候,手抖得厉害,握笔姿势也不对,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经过半年的练习,不仅能写出工整漂亮的楷书,还开始挑战行书和隶书。

为了让学员们轻松学习,学校专门配备了资深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确保零基础的学员都能跟上节奏。

“活到老,学到老”,这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老年大学学员们真实的生活写照。他们在这里学习、交友、追梦,让自己的晚年生活绽放出无限光彩。也让人们看到,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珍惜,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开始。(张莫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