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戴轩)今天(4月9日),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理事会宣布完成换届,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原局长王贺胜担任理事长。28年来,该慈善项目为28个省210个地区24万名贫困和低收入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
今天上午,“中华健康快车2025光明行发车暨全年项目计划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会上,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首先发布了理事会、监事会完成换届的消息。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下,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监事会成立,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贺胜担任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表示,“健康快车”项目实施以来,坚持公益性导向,坚持促公平可及原则,坚持政府、民间力量有机组合,为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雷海潮为即将出发的医疗队员授旗,鼓励他们将各界人士的爱心送到有需要的患者身边,使更多人恢复视力、重见光明。
“健康快车”慈善项目,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在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亲自倡导下,香港同胞送给祖国人民的一份礼物。项目依托装备了眼科手术室的火车,依靠国家级水平的眼科医护团队,为老少边穷地区低收入患者施行免费复明手术。
“健康快车”两次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多次获得民政部等颁发的多个奖项。
28年来,“健康快车”眼科火车医院从1列发展到4列,上车志愿服务的伙伴医院从1家发展到33家,为28个省210个地区24万名贫困和低收入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术后视力改善率达9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低于平均数。
28年来,“健康快车”事业从“车上”发展到“车下”,在全国24个省捐建了96家眼科中心,培养并指导340多名基层眼科医生熟练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海内外专家深入眼科中心,与基层眼科医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推动基层防盲治盲技术升级,为当地留下一支“不走的健康快车”医疗队伍,巩固和扩大了公益医疗的长期成效。
自2016年至今,“健康快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乌兹别克斯坦等7个周边国家民众成功施行了436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在4个上合组织国家成员国捐建了防盲合作中心,推动“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助力周边国家减贫发展。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元首和政要对此给予高度赞赏。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