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彰武县三年实施“以肥改沙”60万亩

  “大家请看,我左手上是没加改良的白沙,右手上是经过培肥改良后的土壤,一攥成团,说明土壤结构明显改善。”日前,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晨在土壤培肥改良的地块向记者演示改良成效。
图片
  “就拿我家这8亩沙土地来说,没改良之前全是沙子,不仅风包沙压出苗难,就算长出了庄稼,漏水漏肥,秋天产量也低得可怜,所以必须加有机肥改良。”彰武县章古台镇富源村村民康庆全说,“这是一笔‘明账’,所以家家户户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培肥改良,每亩地大约得用3吨农家肥。这几年下来呀,真好,很见效!”
  一直以来,沙化林草地和沙化耕地治理是彰武县防沙治沙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彰武致力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传统的“以树挡沙”基础上,创新探索出“4+2+2”(“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四项工程;“以肥改沙”“以调减沙”两项改良措施;“以养退沙”“依法治沙”两项保护措施)的科学治沙新模式。“以肥改沙”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从2022年开始,彰武县针对沙化耕地有机质含量低、漏水漏肥、耕地质量差等现状,采取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进行土壤培肥改良,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60万亩,阶段性实现了沙化耕地质量的有效提升。
  据李晨介绍,通过土壤培肥,首先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与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协同增长。其次,通过增加土壤孔隙度形成海绵式储水结构,使土壤饱和持水量提升,增强抗旱抗涝的双重防护能力。同时,改良后的耕作层可使农机作业效率提高,显著降低单位面积能耗。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机肥中的有机质通过其官能团的吸附、整合、络合等作用,能够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从而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消息来源:阜新微报(记者 刘丹)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