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一点,就能把事办了,现在的政务服务真是方便快捷又省心。”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草峰镇便民服务大厅,63岁的赵占存举着手机连连感叹。
原来,赵占存为孙女办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时,本打算到窗口排队咨询,但工作人员却告诉他手机就能办,赵占存通过“甘快办”客户端仅用了3分钟完成了线上申报。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主要举措,通过“线上数据跑+线下帮代办”的双轨机制,破解了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工作人员为群众上门办理认证业务(崆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针对老年人操作智能设备存在困难的问题,草峰镇便民大厅设置了“银发专窗”,提供从注册认证到材料上传的全程“陪伴式”服务;对偏远村社群众,依托村级网格员开展“上门帮代办”,确保数字红利“不落一人”。
过去群众办理社保业务需辗转多个部门,耗时数日,如今通过数据共享与流程再造,同类业务可实现“一表填报、并联审批”。“以新生儿医保参保为例,系统自动调取卫健部门出具的出生证明信息,群众仅需在线确认即可完成登记,办理时长从3天压缩至10分钟。”草峰镇副镇长王玉洁说。
“数字政府建设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有温度的服务转型。”草峰镇镇长刘焕明表示,下一步,草峰镇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政务服务从“窗口办”向“指尖办”转变,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跑路多的问题。(张海民 谢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