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星空】省森工总医院 彭晓红 :医者仁心 守护生命之光

图片





看视频 点这里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省森工总医院医生彭晓红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在她心里医生与工匠是两种不同的职业,但对技术不断钻研、精益求精的态度却是相通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名好医生还要有一颗守护生命的心。

从医以来,彭晓红荣获过龙江巾帼工匠称号,连续10余年荣获省森工总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荣获省森工总医院新技术奖、黑龙江省新技术奖,并于2022年受聘为东北林业大学专业硕士校外行业导师,今年彭晓红又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图片


医生上夜班本就是很辛苦的事儿,但为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水平,彭晓红每到夜深安顿好患者后,都要研读专业书籍。她经常说,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才能承载起一个个生命对美好的期待,才能给予他们美好人生的新起点。为了紧跟心血管内科领域的快速发展,她潜心钻研、精进业务,学习最新科研成果,不断更新诊疗理念,利用自身所学和多年的诊疗经验为患者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一次次提升突破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病痛的困扰。

自参加工作以来,彭晓红把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奉献给了热爱的心血管内科,也为森工总院心血管内科的蓬勃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她一直致力于心血管内科专业的临床与研究工作,2018年牵头组织成立省森工总医院胸痛中心,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2020年协调完成省森工总医院房颤中心国家认证,并主讲培训课程30余场。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二十年,彭晓红在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冠脉介入与支架置入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等方面具有娴熟的技术及丰富的经验,近10年完成冠脉介入手术2000余例。

在彭晓红看来,除了学习,医生还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主动创新手术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敬畏生命,对生命负责。


图片


2021年4月,彭晓红主导完成东北三省首例“绿色”左心耳封堵术,为80岁高龄的患者成功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房颤问题,得到患者家属的认可和赞誉。

汗水落处,有兰芬芳。彭晓红引领省森工总医院心内科走进了“绿色电生理”时代。所谓“绿色”指的是在腔内超声(ICE)指导下完成的射频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术,不仅可以让术者清晰地看到心脏的立体结构及各个心腔的情况,而且可以更加准确定位,手术高安全性高,又可以大大减少X线暴露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损害。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彭晓红少有时间留给儿女。大女儿上高中了,她很少接送孩子,小儿子开家长会,她是唯一一个穿着隔离服去的,因为下手术时候家长会已经开始了。周末,为了弥补孩子,即使下夜班再累,彭晓红也会尽量带孩子出去玩,但她经常是背着电脑坐在一旁工作。这时孩子们最怕的就是医院的电话,因为如果是急诊手术,彭晓红又要把他们扔下,这也是孩子们无法拒绝的理由。

有人问,做了这么多,她得到了什么?她却说:“一个医生的收获就是患者的健康,家属的信任!”

有一位患者家属曾发过这样一条短信:“彭医生,之所以说你是美女医生,不只是因为你美丽的外表,更因为你高超的医术和温暖的心……”。


图片


彭晓红22岁入党,多年来,她始终不忘初心,服务患者。几年前的一个夜班,普外科阑尾炎术后的一位老人突然胸痛,会诊后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短暂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急诊上台行介入治疗。老人高龄,又是外科术后病人,病情危重,又要大量的抗凝抗血小板,出血风险极高。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以赴,经努力,血管开通后老人症状迅速缓解,转危为安, 而彭晓红回到病房时,已是凌晨两点多。

作为一名医生,彭晓红无怨无悔,坚定走在守护百姓健康的路上,用专业和初心温暖着林区百姓! 

责编|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