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8日讯(通讯员 成洋阳)近日,一名胎龄32周、体重1495克的早产儿在湘潭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期间发现双眼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考虑阈值前期Ⅰ型。由于该医院暂不具备复杂ROP的治疗条件,医院立即启动转诊机制,通过联系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眼科,经远程会诊眼底资料后确认该患儿为双眼急进型ROP,需在24~48小时内接受治疗。
经新生儿科评估,并与家属进行沟通,决定第二天早上来上级医院进行治疗。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立即启动“ROP救治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迅速联系好手术室,在眼科、手术室的紧密合作下,在手术室顺利完成了该患儿双眼抗VEGF(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确保患儿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治疗,避免了视力损伤。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新生儿致盲性眼病,主要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一种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为特点的眼底疾病。这是一种可防治的疾病,早期筛查和定期随访可以预防该病导致的严重视功能损害。根据诊疗指南,早产儿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左右,需完成首次视网膜筛查,一旦发现病情进展至需要干预阶段,可及时开展治疗,从而避免视力障碍。
急进型ROP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ROP病变,其病情发展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纤维血管性增生、视网膜大出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把握好ROP的治疗窗口期,可有效降低视力残疾的发生率。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眼科拥有成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治疗一站式诊疗团队,为新生儿宝宝视力保驾护航。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诊疗中,为了更好地服务患儿,医院建立“ROP救治绿色通道”,让患儿实现当日就诊、当日诊断、当日治疗,在确保每一位早产儿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的同时,极大地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降低了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