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支持率达到82%,创下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新高,83%的受访者对普京的工作表示认可。
2.普京的“战时总统”形象成功塑造,55岁以上的受访者对普京的好评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
3.然而,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困境和社会矛盾不容忽视,2024年年化通胀率超过9%,日用品价格上涨超过20%。
4.与此同时,俄国防部和军工系统的腐败问题也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索。
5.对于普京而言,如何在维持民众支持的同时,解决积聚的社会矛盾,将成为决定俄罗斯未来的关键。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4月4日,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支持率达到82%,较上周上升了一个百分点,创下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新高。同时,83%的受访者对普京的工作表示认可,这一数据也达到了冲突以来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俄罗斯政府的支持率仅为60%,总理米舒斯京为65%,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更是仅有47%。这一“强人-弱体制”的政治生态背后,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的复杂局势与深层矛盾。
“战时总统”形象的成功塑造
普京支持率的高企与其“战时总统”形象密不可分。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普京通过“21世纪卫国战争”的叙事框架,将这场冲突塑造为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斗争。这一叙事在俄罗斯中老年群体中尤为有效。数据显示,55岁以上的受访者对普京的好评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这一代人经历过苏联解体的阵痛,对国家强盛的渴望更为强烈,而普京的强人形象恰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此外,俄军在库尔斯克战场取得的突破性战绩也为普京的支持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普京亲临前线视察,加之国家电视台的持续宣传,进一步巩固了他“国家保卫者”的形象。这种形象不仅提升了民众的士气,也强化了普京在国内的政治地位。
军人群体的忠诚与政策支持
现役军人和退伍老兵群体是普京支持率的重要基础。据统计,俄罗斯现役军人接近150万。克里姆林宫近年来加大了对这一群体的社会福利投入,包括提高军人工资、提供住房补贴以及优待退伍军人的医疗和养老政策。这些措施不仅巩固了军人群体对普京的忠诚,也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战时总统”形象。
经济困境与社会矛盾
尽管普京的支持率保持高位,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困境和社会矛盾却不容忽视。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政府将大量资源投入军工产业,虽然维持了财政现金流,但对正常社会产能造成了严重挤压。2024年,俄罗斯年化通胀率超过9%,日用品价格上涨超过20%。这种经济压力直接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大批成年劳动力流向战场,领取数倍于平均工资的收入和一次性补贴。这种短期激励政策虽然缓解了部分社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可能进一步加剧劳动力市场的失衡。此外,俄国防部和军工系统的腐败问题也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索。绍伊古卸任国防部长后,十余名俄军高层因涉嫌贪腐被拘捕,其中包括国防部副部长。民众普遍认为,俄军在乌克兰战场未能取得预期胜利,与国防部的腐败现象密切相关。
政府与执政党支持率的疲软
与普京的个人支持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政府和执政党的低支持率。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执行层面,例如通货膨胀、社会产能不足等问题。相比之下,普京的战略决策则被认为是正确的,这也解释了为何他的支持率远远领先于政府。
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支持率更是仅有47%。这一党派长期依赖普京的个人影响力维系地位,但在意识形态上缺乏吸引力的纲领,且未能推出新的代表性人物。2024年地方议会选举中,该党在多个选区的得票率不足40%。如果普京未来退出政治舞台,统俄党的前景将更加堪忧。
战争与社会耐受力的考验
尽管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俄罗斯社会尚未达到“无法忍受损失”的临界点。北约高级官员曾表示,俄罗斯社会仍相信时间站在自己一边。然而,突发事件如强制动员、经济崩溃或军事失败,可能成为引爆社会矛盾的导火索。例如,2023年的瓦格纳叛乱事件一度让克里姆林宫陷入被动。如果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可能对普京的支持率产生重大冲击。
结语
普京以82%的支持率继续稳坐俄罗斯政坛核心,这一成绩得益于“战时总统”形象的成功塑造、对军人群体的政策倾斜以及中老年群体的忠诚支持。然而,表面高企的支持率无法掩盖俄罗斯社会内部的暗流。经济困境、腐败问题和执政党危机,都是克里姆林宫需要面对的长期挑战。
对于普京而言,如何在维持民众支持的同时,解决积聚的社会矛盾,将成为决定俄罗斯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