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跨”网:三大运营商这次步子迈得有多大?

从“三个烟筒”到“三网贯通”。

近日,中国电信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基于GSMA OpenGateway国际统一接口标准,成功实现5G QoD(按需质量保障)三网能力的技术对接与平台互通,这也是国内首个基于GSMA OpenGateway三网能力技术,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首次以国际标准实现跨运营商网络能力的深度协同,打破了传统通信网络的 “烟囱式” 架构。那么,究竟什么是5G QoD?这项技术突破是否会重新定义网络服务质量与重塑运营商竞争格局?

Open Gateway的创新力量


在全球5G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广泛连接带来了巨大经济价值,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以中国市场为例,据GSMA发布的《中国移动经济2024》报告显示,2024年底移动连接中超半数为5G连接,预计到2030年中国5G连接数将达到16亿,占全球总数的1/3,届时对中国GDP的贡献将达到2600亿美元。然而,将技术红利转化为经济价值并非易事,如何释放运营商的网络能力、调动众多开发者的积极性成为通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GSMA Open Gateway计划正式发布,作为该届MWC上发布的最大成果之一,Open Gateway计划旨在为电信行业API经济世界给出新的顶层设计和服务方式的范式转变。
从技术架构看,GSMA推出的OpenGateway标准实际是通过统一接口协议,将各自独立的5G网络切片、边缘计算资源、QoS管理系统等能力进行标准化封装,形成“网络能力中台”,这一架构使得企业可像调用云服务般灵活使用跨运营商资源。
过去两年内,已有67家运营商签约加入该计划,约占全球移动市场份额的80%,Open Gateway构建了52个商业网络,赋能超过200个相关API。
而在OpenGateway的落地推动中,中国成为了关键的创新力量。2023年6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率先加入GSMA OpenGateway倡议,随后在2024年3月26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布商用OTP API服务,并通过了GSMA OpenGateway认证。
为了进一步推动OpenGateway在中国的发展,2024年5月9日,GSMA 与中国电信在京联合成立全球首个Open Gateway 联合开放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就像是一个创新的孵化器,通过向开发者提供开发工具、测试环境、产品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发挥Open Gateway API 的潜力,促进应用的繁荣发展。而此次5G QoD三网能力的技术对接与平台互通正是生动体现。

5G QoD:打造动态精准调控网络服务


长期以来,运营商主要通过提供带宽服务来获取收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这种商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工业客户对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网络服务有着迫切需求,而消费者则愿意为无卡顿、高画质的VR直播等体验支付额外费用。
图片
这种变化促使运营商开始从“卖带宽”向“卖质量”转变,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ARPU值。这一转变不仅要求运营商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提升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还需要运营商在商业模式上进行深刻变革。
也正因此,当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宣布基于GSMA OpenGateway标准实现5G QoD,运营商的网络架构、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的范式都正发生改变。
从技术架构来看,传统网络质量保障采用“一刀切”模式,无论用户实际需求如何,系统均按预设参数分配资源,同时,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能力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和协同,这给企业和开发者带来了诸多不便,而5G QoD通过三大创新实现动态精准调控。
一是需求感知层。基于AI算法实时解析业务流特征,能准确识别高清视频流、远程手术、工业控制等不同场景的质量需求。
二是资源调度层。在RAN侧引入网络切片技术,可弹性分配带宽、时延、抖动等关键参数。
三是质量反馈环。建立用户体验-网络参数的闭环优化系统,使质量保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
此次三大运营商以GSMA OpenGateway标准为基石,成功打破传统网络能力壁垒,首次实现跨运营商5G QoD能力的端到端贯通。中国电信方面表示,这一突破不仅大幅提升网络资源调度效率,更通过统一接口标准化输出,为行业客户提供“一点接入、三网实现”的智能化服务能力,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同时,这项技术的商业价值在于它使运营商能突破传统“管道工”角色,针对不同如车企、医院、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客户提供定制化SLA服务,打开B端价值空间。
中国电信表示,在完成技术互通的基础上,三大运营商将携手加速推进5G QoD能力商业落地进程,针对智能驾驶、远程医疗、VR/AR等场景,通过调用三网统一的QoD接口,企业可实时获取跨运营商网络的时延、可靠性等参数,自动选择最优路径保障产线控制指令的精准传输,为企业客户提供可定制、可量化的QoS差异化网络保障。
在相关专家看来,5G QoD的落地让运营商正实现从 “管道提供商” 到 “数字生态共建者” 的角色转型。运营商可以通过网络能力的开放让企业按需购买跨网QoD、边缘算力、安全防护等服务,按使用量计费,同时,与云服务商、AI 企业共建联合解决方案,可以为产业伙伴提供“网络+算力+AI优化” 的一站式服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按流量分成。

运营商的网络价值重构


对于运营商,只有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和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中国三大运营商在此次三网互通的技术突破中,主导了QoD接口协议的制定,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中国通信产业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为全球运营商提供了一个可复用的技术方案。
随着5G-A的演进,未来QoD或将与AI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演化出“认知型网络”。在这种网络中,网络能够预判用户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
无疑,在通信产业中,标准制定权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建“标准统一、能力开放、价值共生”的融合生态,运营商可以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通过构建标准护城河,中国运营商可以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推动通信产业的持续发展。

采写:党博文

图表:张曙念

编辑:博文

指导:辛文